
長者旅遊貼心攻略|每半小時如廁休息、企缸住宿、平安藥包清單,銀齡團義工實戰分享
日前,本欄介紹由香港樂心會舉辦、讓基層長者一圓飛機旅遊心願的「銀齡夢飛航」旅行團。文章刊登後,有讀者讚嘆平均80歲的銀齡團友突破自我,佩服一眾義工的毅力之餘,亦關心帶長者去旅行的實務操作。例如行李打包、適用於高齡長者的旅遊保險,以至「平安藥」藥單和飲食住宿細節。為此,筆者訪問了主辦及協辦單位,以及義工和隨團醫護分享實戰經驗,由衣、食、住、行出發,協助讀者籌劃屬於自己和老友記的愉快旅程,日後出行更從容。
說起旅途所需的衣物,就會想起打包行李。「銀齡夢飛航」團友從未登機,對於執行李概念模糊。主辦的樂心會於出發前,特意舉辦茶會,讓長者與義工破冰之餘,順道簡介行程及建議行李清單,讓團友有資料可循。
淺嘗特產 行李與飲食安全至上
陪伴94歲最年長團友李伯的義工樂仔坦言,需提醒行李物品的數量,以免塞爆行李箱:「例如今次去台灣四天,只需帶四至五套衣物,已綽綽有餘。」同時,要提醒他們把手機充電器、常用藥物放進手提行李,並帶備風褸或外套上飛機,萬一在機艙感到寒冷,也有衣物保暖。
義工樂仔(右)全程陪伴最年長團友李伯,結下跨代友誼。樂仔分享,提醒老友記隨身帶備藥物及風衣上機,以及衡量食品安全下,讓老友記淺嘗當地美食,能讓他們安心而滿足。(圖:銀齡夢飛航)
他發現,老友記最擔憂外幣,以及電話卡問題。團隊建議長者可在香港或台灣兌換外幣,同時團隊在香港預先購買旅遊電話卡,出發後即場協助換卡,讓長者心安。
民以食為天。樂仔說,飛機餐和台灣地道美食,團友均感到新奇。然而長者普遍飲食清淡,腸胃捱得過在夜市掃街嗎?
「在保證食物安全,以及健康的前提下,給與長者一定的自由度。」樂仔舉例,會避開衛生狀況不明的路邊攤檔,同時也會購買地道特色美食,例如花枝丸和滷肉飯,讓團友淺嘗,滿足口腹之慾。
「銀齡夢飛航」項目發起人Tammy 補充,不少餐廳會端上冷盤前菜,然而生冷食物非長者所好,且有衛生風險,可免則免。此外,食物以軟腍為佳,方便牙力稍遜的公公婆婆們,容易咀嚼。
「銀齡夢飛航」的團友,第一次乘飛機,感覺新鮮。事實上,不少長者也未必熟悉飛行旅程的注意事項,親朋不妨與他們多作講解,緩和緊張情緒。(圖:銀齡夢飛航)
食肆需有靠背椅子 逛超市最受歡迎
心思慎密的Tammy,分享了一個很實用卻又備受忽略的長者出行貼士:選擇食肆時,宜挑選提供靠背坐椅,以及毋須爬樓梯的餐廳。「老友記們舟車勞頓,有機會坐下吃飯時,需要靠著椅背歇息,否則會很辛苦。」她又解釋,不少餐廳有數個樓層,若要爬樓梯才有飯吃,老友記會感到吃力,倒不如在餐廳地下用膳,好好休息補充體力。
「銀齡夢飛航」項目發起人Tammy (左),陪伴團友看世界。她分享不少與老友記出行的實務細節,值得參考。(圖:銀齡夢飛航)
團友齊吃小籠包,軟腍度適合大部分長者。留意食肆的椅子有靠背,讓老友記得以倚傍休息。(圖:銀齡夢飛航)
住宿方面,Tammy 慎重強調「房間一定要有企缸,不容有失」,因為許多老友記難以抬腿跨進浴缸,稍一濕滑便增加跌倒風險。
至於出行節奏,帶過長者去旅行的也知道,物色和安排「廁所位」是重中之重。「銀齡夢飛航」協辦機構「義遊」項目主任Annie Tao坦言,行程期間每30分鐘之內,就要安排一段如廁時間,並提前告知,讓老友記不用緊張和擔心。
Annie發現,團友最投入的旅遊景點,竟是超級市場!相信這一點,不少家有長老的讀者極有共鳴。「團友們逛超市時很雀躍,比較價錢之餘,也不忘在港的街坊朋友,緊記要購買鳳梨酥等手信相贈,很窩心。」
團友平時每15分鐘需要坐下休息,在超市逛上超過一小時也不言倦。意想不到的是,最受團友歡迎的手信並非食物,而是宣稱舒筋活絡兼鎮痛的「金門一條根」,反映了銀髮族的關注與需求。
超級市場是最受歡迎的景點。(圖:銀齡夢飛航)
義工拖著團友,一起走得穩,看得遠。長者出行時,需適量安排如廁和坐下休息的時間。(圖:銀齡夢飛航)
平安藥包清單曝光 藥物需跟身
幸好團友們在旅途上精靈活潑,無病無痛,藥物和「金門一條根」也用不上。不過,旅行平安藥包仍是必需的,由協辦機構「毋忘愛」及「醫護行者」安排。「毋忘愛」及「醫護行者」創辦人范寧醫生分享,是次為長者度身訂造的平安藥包藥物清單,包括:
Paracetamol(撲熱息痛,止痛退燒藥)
Ambroxol(化痰藥)
Lysozyme((抗菌消炎酵素, 有助紓緩喉痛)
Loratadine(第二代抗組織胺, 有助紓緩敏感症狀)
Dimenhydrinate(抗組織胺,止暈止嘔)
Loperamide(止瀉藥)
Alcohol swab(酒清棉片,消毒用)
Waterproof regular plasters(防水膠布)
范醫生溫馨提醒長者及同行的親友,旅行時需帶備長期病患藥物,並緊記下列事項:
1. 檢查藥物是否足夠。
2. 執拾所有需要攜帶的藥物。
3. 帶備多兩至三天所需藥物的份量。
4. 藥物需要隨身攜帶,切勿寄艙。
他作為隨團醫生,則額外帶備了急救物品,血壓計、血含氧機及體溫計,以作不時之需。
「毋忘愛」及「醫護行者」創辦人范寧醫生,提醒長期病患長者出行時,隨身藥物宜多備兩至三天份量,以策萬全。
旅遊保險 留意年齡上限及醫療保額打折
了解長者出行需要考慮的細節後,出發前,緊記購買旅遊保險,然而部分不接受70歲以上長者投保。是次團友的旅遊保險,由協辦機構「義遊」負責安排。義遊行政總監Olivia Ma解釋,坊間部分旅遊保險,的確有年齡上限。再者,市面對70歲以上投保人提供的醫療保障,大多僅得原本保額的一半,能維持全額保障的公司更是鳳毛麟角。經過格價及衡量上述限制後,團友以85歲作為分界,分別向兩間公司投保,換取最全面保障。
義遊的Annie(前排左一)及Olivia(中排左一),協助規劃行程,包括購買旅遊保險等具體事務。她們發現,老友記難得出遊,熱切地期望拍照留念,尤其對實體相片愛不釋手。前排右一為「銀齡夢飛航」項目發起人Tammy 。(圖:義遊)
帶長者旅行確實細節瑣碎,許多看似理所當然的旅遊習慣,於他們而言可能是翻天覆地的挑戰。然而,最重要是溝通與觀察,去理解長者個別且獨特的需求。行程中保持彈性與耐心,老友記便能安心享受未知世界,而這段共同經歷,也將成為彼此生命中最溫暖、最珍貴的回憶。
延伸閱讀:
94歲團友領航!銀齡族首飛台灣,與00後義工一圓跨代飛行夢,突破銀髮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