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節瓜的故事!夏日消暑素湯推介:節瓜雪耳百合龍眼湯
長滿了短絨毛的瓜果,好像只有節瓜才是這樣的。毛瓜是它的別名,據說節瓜是冬瓜的變種(一個沒長瓜又大顆,一個長有毛又小顆,真的是有著這個關係嗎?!)節瓜,大概都認同它是家常菜,常常出現在菜市場。不過,走出了香港,節瓜就變得難得一見的了(可能跟土壤和氣候有關,其他地方不好種吧?!)
記得,那個待在英國的年頭,走過唐人街的亞洲市場,看見多月沒有碰過的節瓜,突然心癮大發。二話不說的拿起了兩顆,走到櫃枱前付款。小不更事的我,沒有想到離家物貴的理論,兩個小小的節瓜,居然合共要了我五六磅!(當年臉皮薄,不懂拒絕,這麼貴的東西,對學生來說是個負擔啦。)
出國兩個月回來的今天,在市場再看見了節瓜。當然,香港的物價已經不復當年的便宜,但節瓜的價錢還是合理的。畢竟想起了很久沒煮節瓜,又適逢炎夏未退,吃瓜比吃菜好(可能是氣溫高,含水分高的瓜果,比較能有效地幫忙清熱解暑吧?!)便把節瓜買回家,煮了一鍋清甜消暑的夏日湯水來吃,真的美味又滿足喔~
節瓜雪耳百合龍眼湯(2人份)
時間:1小時30分
材料:
節瓜 1個/ 甘筍 半個/ 乾雪耳 半個/ 乾百合 1湯匙/ 乾龍眼 1湯匙/ 果皮(陳皮)1塊/ 生薏米 2湯匙/ 眉豆 2湯匙/ 南北杏 1茶匙
調味:
鹽 1茶匙
工具:
砧板/ 菜刀/ 蔬果刨刀/ 木舀/ 湯匙/茶匙/ 煮鍋/ 湯碗
步驟:
1. 刨走節瓜的皮,和切去頭尾,洗淨後,切成呈半月的節瓜片(如圖)。
2. 刨走甘筍的皮,切去頭尾,洗淨後,切成呈半月的甘筍片(如圖)。
3. 將乾雪耳、乾百合、乾龍眼、果皮(陳皮)、生薏米、眉豆和南北杏,放入湯碗之中,以熱水泡浸10分鐘。然後,倒去水,洗乾淨。
4. 當雪耳泡軟以後,切去蒂,再切成小塊(如圖)。
5. 將果皮放煮鍋中,倒入2.5湯碗的清水,蓋上鍋蓋,以中火煮沸。
6. 將其他材料全放入煮裏鍋,蓋上鍋蓋,先以中火煮至水沸,再調到中小火多煮1小時。喝時,放入鹽巴便可。
筆記:
1. 節瓜有人體免疫力很有幫助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
2. 雪耳(銀耳或白木耳)有增強免疫力的多醣體。。
3. 甘筍含維生素B1、B2、C、D、E、K、葉酸、鈣質、和胡蘿蔔素,全都能加強人體的免疫力。
4. 陳皮健脾開胃、化痰止咳、養肝養心,能提升人體的免疫力。
5. 蔬果全部要徹底洗淨。
6. 每次煮食和進食前,請徹底洗手喔。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