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學=生病季?病毒來襲怎麼辦?自我察檢視免疫力失調!中醫教你5招養正氣、強免疫
近期除了基孔肯雅熱個案殺入香港外,本地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個案亦不斷上升!衞生署數據顯示,近期本港的RSV感染數字不斷上升,而流感活躍程度最近亦連升兩周。有研究顯示,感染RSV後,感染流感的機率可增加逾2倍,同時感染此兩種病,出現重症的風險更會高出逾1倍。有醫生預計,未來RSV個案有機會與流感高峰重疊,增加「雙病毒感染」的機會!
踏入九月開學季,家長們如臨大敵,子女準備開學、天氣時冷時熱,這段時間特別容易「中招」,大人小朋友都會因免疫力下降而增加感染機會!要在這個高風險時期守住健康,最有效的方法要增強免疫力,為自己和家人建立一道強而有力的防禦牆。
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VS 流感 (Influenza)
雖然兩者病毒的症狀很相似,例如發燒、咳嗽、鼻塞或流鼻水、喉嚨痛、疲勞等,它們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 潛服期及痊癒期:
呼吸系統合胞病毒比流感較長,潛服期可高達1-10天,而痊癒期需7-14天(高危者可能更長);流感的潛服期只有1-4天,而痊癒期需2-7天(疲勞及咳嗽者可能更長)。
- 傳染力:
呼吸系統合胞病毒的傳染力比流感更高,尤其在幼稚園、學校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更容易快速傳播。
- 併發症風險:
呼吸系統合胞病毒更容易影響下呼吸道,如引發支氣管炎或肺炎等嚴重併發症,而普通流感通常只局限於上呼吸道感染。
- 死亡率:
呼吸系統合胞病毒的死亡率明顯高於流感,尤其對高危人群如嬰幼兒和老年人來說,風險不容忽視。
自我察檢視免疫力失調?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來自我觀察及檢測:
- 慢性疲勞:足夠的睡眠和休息都無法令精神復原,是免疫失調的常見警號
- 頻繁感冒:成年人每年感冒2-3次,可能表示身體的免疫防禦能力下降
- 腸胃問題:經常出現腹瀉、腹痛、腹脹和便秘等腸胃不適,可能與腸道免疫系統失衡有關
- 新陳代謝速度較慢:傷口容易感染或癒合能力緩慢,身體的免疫防禦下降
- 過敏反應:過度頻繁的打噴嚏、流鼻水、皮膚痕癢等過敏症狀,可能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表現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才能提升免疫力
中醫理論提及的「正氣」即為現代醫學的抵抗力及免疫力,亦即身體的防禦系統。「臟腑之本氣,則為正氣;外來寒熱之氣,則為邪氣,正氣旺則邪氣自退也。」、「正氣存内,邪不可干」,人體正氣充足才能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調養五臟(心、肝、脾、肺、腎)以抵禦外來的邪氣。反之,氣血不足或氣滯,血瘀則會降低免疫功能,容易導致身體處於容易感染或增加疾病風險。
中醫5招養正氣、強免疫方法
1. 調理五臟,提升元氣
五臟(心、肝、脾、肺、腎)是人體內部的主要器官,也是中醫免疫力養生的核心。中醫說:「先養脾胃,再養肺!」日常可多服用有益的食材,護肝如菠菜、奇異果、青椒等;護心如番茄、紅棗、胡蘿蔔等;養脾胃如南瓜、番薯、香蕉等;滋肺如山藥、蓮藕、百合等;護腎如黑芝麻、香菇、紫菜等。另外需注意避免過度食用生冷食物,以免損傷脾胃,減弱免疫力。
2. 穴位按摩,調節免疫
穴位按摩可以刺激經絡運行,增強免疫力。每天按壓以下穴位5-10分鐘,可以幫助提升免疫力:
- 足三里穴:膝蓋下三指寬處,可健脾益氣,提升免疫力
- 合谷穴:手背拇指與食指交會處,可舒解壓力,調節免疫功能
- 關元穴:肚臍下方四指寬處,補氣培元,強化體質
3. 運動養生,增強抵抗力
適度的運動不僅能促進氣血循環,還能提升免疫細胞的活性。中醫推崇柔和的運動方式,如太極拳、慢跑等,建議每天進行30分鐘的帶氧運動,配合規律作息,免疫力自然提升。
4. 中藥調理,固本培元
透過專業中醫師處方的中藥,調理身體,能更有效地提升免疫力。以下是常見的幫助提升免疫力的中藥材:
- 黃芪
黃芪被譽為「小人參」,是溫和的補氣佳品,能補氣益血,增強抵抗力,有調節免疫功能、強心等藥理作用,臨床證實常應用在體虛多汗、慢性支氣管炎、久病氣虛的高血壓人士。
-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又稱「冬蟲草」,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和滋補品。《本草從新》記載冬蟲夏草「甘平、補肺益腎、止血化痰」,補肺同時亦能益腎,可以調理諸如虛勞咳嗽、自汗盜汗、腰膝痠痛等症,還能調節人體免疫系統機能。此外,冬蟲夏草還具有補虛損、益精氣、化痰之功效。不單藥性平和,營養價值豐富,更是補而不燥,不同體質及年紀也可安心服用。
- 靈芝
靈芝是一種多孔菌科真菌,自古貴為上藥之冠,可「扶正祛邪」(「正」指體質,「邪」指疾病)。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將靈芝列為上品;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更將之喻為「仙草」,具保健治病之珍貴用途。千百年來傳統醫學經驗證明,多食及久服不但不傷身,更能使人體的「自療能力」維持在最佳狀態,達至滋補養生。有中醫理論及臨床證實,赤芝具備多重健康療效,如:提升抗病能力、增強心血管系統功能、對抗三高、養心安神、改善脾胃、調理體質等。
5. 充足睡眠,恢復正氣
良好的睡眠質素是免疫系統修復的關鍵。中醫認為,充足的休息有助於保持體內的陰陽平衡,從而提升免疫力。中醫推薦養生食材如靈芝、蟲草等,有助於改善睡眠質量,抗疲勞、增活力。
每日一小步 築起強大健康防線
中醫常言道「預防勝於治療」,提升免疫力需要從飲食、運動、睡眠到心理的全方位調理。當病毒來襲時,與其被動的防禦,不如主動預先增強體質。遵循上述提升免疫力秘訣,從內而外提升健康,打造堅固的免疫屏障,守護您與家人的健康!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