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拆解情志病:心肝脾失調致精神異常,針灸療效顯著

中醫拆解情志病:心肝脾失調致精神異常,針灸療效顯著

譚莉英
美女中醫

  本港去年自殺率創新高,或許每5個人當中,就有1個正受著精神病困擾,Bonnie 便是其中一人。

 

  Bonnie 問:「這些年來生活壓力確實很大,同時看不到前景,每日只為生存,完全沒有生活,有時無故大哭,有時情緒低落,莫說是生命意義,有時連活下去的動力也缺乏,自己都懷疑自己是否患上精神病。知你治療精神病人經驗豐富,從你中醫的角度如何看待精神病症?」

 

  我答:「中醫理論中,並無『精神病』一詞,但相關症狀多歸屬於『情志病』範疇。中醫認為,人的精神活動與五臟功能密切相關,特別是心、肝、脾三臟。《黃帝內經》記載:「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當這些臟腑功能失調,便會出現各種精神情緒問題。

 

  香港生活節奏急促,工作壓力大,居住環境擠迫,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朗,這些因素長期累積,容易導致人體『氣機紊亂』,陰陽失衡,從而引發情緒問題。」

 

  Bonnie 續問:「有些人會急躁發脾氣,有些人動不動就當街鬧交,甚至打交,但我自己就變得無故易哭,好像大家都是情緒問題,但表現又很不一樣?」

 

  我答:「中醫將情志病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 肝氣鬱結型:表現為情緒低落、煩躁易怒、胸脅脹痛。這類患者多因長期壓力大,情志不舒所致。

  2. 心脾兩虛型:症狀包括失眠多夢、心悸健忘、食慾不振。多因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所致。

  3. 痰火擾心型:表現為急躁易怒、言語錯亂、失眠頭痛。這類患者多因長期情緒壓抑,鬱而化火所致。

  4. 肝腎陰虛型:症狀包括焦慮不安、眩暈耳鳴、腰膝痠軟。多因長期熬夜或過度勞累,耗傷陰精所致。」

 

  Bonnie 問:「你有甚麼好辦法去處理?」

 

  我答:「針灸作為中醫重要治療方法,對情志病有顯著療效。常用穴位包括:

 

·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有安神定志、醒腦開竅之功。

· 神門穴:位於手腕,能寧心安神、清心調氣。

· 太衝穴:位於足背,可疏肝解鬱、平肝熄風。

· 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能健脾益血、調補肝腎。

 

  通過針刺這些穴位,可以調節氣血,平衡陰陽,緩解情緒問題。臨床實踐中,我見證了許多患者通過針灸治療,情緒狀態得到明顯改善。

 

  此外,中藥調理也是重要的治療方法,需根據不同證型和按個別體質而配伍。」

 

  Bonnie 問:「情緒病,不及時處理有甚麼後果?」

 

  我答:「若情志病得不到及時適當的治療,可能導致以下後果:

 

  1. 身體機能損害:長期情志不舒會進一步損傷五臟功能,形成惡性循環。

  2. 症狀加重:初期可能只是失眠焦慮,後期可能發展為嚴重抑鬱或其他精神疾病。

  3. 社會功能喪失:影響工作能力和人際關係,甚至導致自我封閉。

  4. 極端行為:嚴重情況下可能產生自殘、自殺等極端行為。」

 

  Bonnie 續問:「除了治療外,日常生活有沒有甚麼要注意?」

 

  我答:「調適建議:

 

  1. 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最好在晚上11點前入睡,符合中醫『子時一陽生』的養生理論。

  2. 飲食調理:適當食用百合、蓮子、紅棗等安神食物,避免過多辛辣刺激之品。(建議先諮詢註冊中醫,再按個體差異配伍食療。)

  3. 運動養生:練習太極、八段錦等傳統養生功法,有助氣血流通,舒緩壓力。

  4. 情志調攝:培養興趣和愛好,保持社交活動,避免長期獨處。

  5. 呼吸調息:每天練習深呼吸,有助於平復情緒,調和氣機。

 

  香港自殺率升高是社會問題,也是健康問題。中醫強調『治未病』,預防勝於治療。我們應當正視精神健康問題,及時尋求專業幫助。針灸和中藥治療,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

 

  如果你或身邊的人正經歷情緒困擾,請不要獨自承受。中醫治療可以提供一條緩解之路,幫助重拾身心平衡。記住,尋求幫助是堅強的表現,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珍視。

 

  在這個快節奏的都市裏,照顧好自己的心靈與照顧身體同樣重要——陰陽調和,方能生生不息。」


  Bonnie 點頭:「長知識!我要馬上針灸治療。」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