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金遜症 │ 50歲女子突喪失嗅覺確診患柏金遜症,醫生揭3大早期先兆不只手震
嗅覺出現異常要注意,可能是罹患神經相關疾病。台灣神經內科醫生陳琮華日前分享病例,一名50歲女性患者因嗅覺喪失而求診,經檢查後發現,竟是柏金遜症的早期表現。陳琮華引述研究指出,柏金遜症的症狀不僅是「手抖、動作慢」,還可能包括3大早期徵兆。
神經內科醫生陳琮華在Facebook專頁「博田國際醫院」表示,該名50歲女患者近期喝咖啡時,發現自己聞不到咖啡香味,驚覺有異而求診。她除了出現嗅覺喪失外,還伴有發夢時出現異常的狀況,檢查後確認為是柏金遜症的早期徵兆。
醫生揭3大早期徵兆:不只手震
陳琮華提到,很多人以為柏金遜症只會出現「手抖、動作慢」,但研究指出,此病還可能表現出嗅覺異常、睡眠行為異常、長期便秘等症狀,這些問題甚至可能比手抖更早出現,卻常被忽略。他提醒,若察覺有異狀,應盡早接受檢查及治療,不僅能延緩病情進展,也可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拆解柏金遜症
根據本港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網站資料,柏金遜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常發生在年老人士,平均病發年齡約60至70歲。柏金遜症可以分為原發性及誘發性兩類,而社會上大部份患者都是原發性,發生原因目前醫學界未有一致的結論,只知道是由於腦內部分神經系統功能受損,引致一些稱為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減少致患病,誘發性的案例較少,普遍由藥物如長期服用的止暈藥、腦部受創、腦炎、多次中風等因素引起。
根據資料,柏金遜症主要有以下4大症狀:
1. 震顫
初發時通常位於一側的上肢,繼而影響其他肢體,最後可能影響全身肌肉。
2. 動作緩慢
尤其在開始活動及轉變方向時最為明顯。
3. 關節僵硬
關節活動顯得如齒輪般僵硬。
4. 其他病徵
包括面部無表情、步履及語調出現變化等。
資料來源:衛生署長者健康服務
現階段雖未有任何根治原發性柏金遜症的有效方法,不過目前主要有4種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有助達到控制病徵的效果,改善患者的活動能力、減輕震顫情況。
物理治療:由治療師為患者評估活動功能及設計個人化的復康運動計劃,提供肌肉關節、姿勢及步姿的鍛練。
職業治療:由治療師分析患者起居生活及實際家居環境所遇到的各種障礙,透過使用輔助器材及改善家居佈置,減低患者的功能障礙、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
心理輔導:在心理上,患者會容易有抑鬱情況,故此家人的支持和安慰非常重要。
資料來源:衛生署長者健康服務
資料來源:神經內科醫生陳琮華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