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25
十月
金鐘添馬公園|10 月維港海上大巡遊多啦 A 夢、LABUBU、滑嘟嘟及KAWS & 芝麻街巨型充氣雕塑,中環市集+主題餐飲+早鳥門票攻略 金鐘添馬公園|10 月維港海上大巡遊多啦 A 夢、LABUBU、滑嘟嘟及KAWS & 芝麻街巨型充氣雕塑,中環市集+主題餐飲+早鳥門票攻略
金鐘添馬公園|10 月維港海上大巡遊多啦 A 夢、LABUBU、滑嘟嘟及KAWS & 芝麻街...
推介度:
25/10/2025 - 01/11/2025
01
八月
大館|「大館石階影院」及「放空音樂聚」 25/26 — 本地獨立電影與音樂創作者的舞台,呈現別具一格的故事與聲音 大館|「大館石階影院」及「放空音樂聚」 25/26 — 本地獨立電影與音樂創作者的舞台,呈現別具一格的故事與聲音
大館|「大館石階影院」及「放空音樂聚」 25/26 — 本地獨立電影與音樂創作者的舞台,呈現別具一格...
推介度:
01/08/2025 - 07/06/2026

打風暴雨後易感染類鼻疽,致命率達5成!10大病徵+7招預防方法

打風暴雨後易感染類鼻疽,致命率達5成!10大病徵+7招預防方法

健康解「迷」

颱風樺加沙過後,恐提高感染傳染病風險。本港衞生防護中心23日表示,在颱風或惡劣天氣後易染1類傳染病,可致腦膜炎、肺炎、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致死率更高達50%,呼籲市民提高警覺,預防感染。

 

颱風或暴雨後易感染傳染病

 

  本港衞生防護中心於23日發布公告,因應近期本港受颱風以及連日暴雨影響,呼籲市民在惡劣天氣下提高警覺,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預防感染類鼻疽(Melioidosis),並特別提醒高風險群組,包括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在颱風或暴雨後應避免接觸土壤或泥水,減低感染風險。

 

  衞生防護中心指,類鼻疽在香港屬風土病,本港每年亦有錄得人類感染類鼻疽個案。2024年共錄得23宗類鼻疽個案;截至今年9月18日,則錄得10宗類鼻疽個案,當中今個月新增兩宗個案。

 

  根據海外文獻和本地數據,在颱風或暴雨後,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伯克氏菌有機會曝露於地面,並隨着強風或暴雨令類鼻疽病菌更容易散播,令感染個案於颱風或暴雨後較常出現。

 

類鼻疽10大病徵

 

  據本港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類鼻疽是一種由類鼻疽伯克氏菌引致的疾病。類鼻疽伯克氏菌廣泛存在於土壤和泥水中,特別是濕潤的黏土。人類可能通過接觸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源(尤其是經皮膚損傷/傷口)、吸入受污染的微塵/水滴和飲用受污染的水而受到感染。長期病患者及免疫力弱人士有較大機會受感染。

 

  中心指,類鼻疽病菌一般不會人傳人或經動物傳人,但可以透過接觸患者的血液或體液而傳播。潛伏期通常為1至4周,但可以介乎1天至數年。常見的臨牀特徵或症狀視乎感染部位包括:

 

  • 咳嗽咳血
  • 局部淋巴結腫大
  • 皮膚膿腫
  • 發燒頭痛
  • 局部痛楚或腫脹
  • 潰瘍胸痛
  • 肺炎
  • 腦膜腦炎
  • 敗血症
  • 慢性化膿性感染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

 

  中心呼籲市民,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弱的人士,如出現病徵,應盡快求醫,以接受適切的醫學診斷和治療。

 

7招預防感染類鼻疽

 

  至於治療方面,類鼻疽可以用抗生素治療,而一些慢性感染可能需要較長期的治理。類鼻疽的整體死亡率約為20%-50%。惟現時沒有針對類鼻疽的預防疫苗,衞生防護中心建議市民應採取以下措施預防感染:

 

  • 避免接觸受污染的士壤
  • 有機會接觸士壤或泥水時,穿著適當的防護衣物
  • 接觸受污染的水或窿壤後進行清洗或淋浴
  • 盡快清潔傷口,並以防水敷料覆蓋
  • 接觸士壤和進行園藝活動後用肥皂和水洗手
  • 注意食物衞生,不要飲用未經煮沸的水
  • 避免接觸可能受污染的水源,可減低受感染的風險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

 

  最後,中心亦提醒,在可行的情況下,颱風和暴風雨期間應留在室內,避免前往可能發生水浸的地區,也不要涉水或接觸泥水和泥土。 此外,高風險人士應避免使用雨水渠道附近的道路,以免接觸可能由污水產生的氣溶膠。如不能避免曝露於該環境,高風險人士應佩戴外科口罩、手套,並穿上水靴。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