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斑狼瘡|中醫拆解病因、治療方法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近十年,一場體內的「烽火連天」性疾病正在都市中蔓延,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被此病盯上了,也是束手無策,此病正是「紅斑狼瘡」。
Ida就是受盡紅斑狼瘡這個病的困擾,由朋友介紹前來求診。
Ida說:「譚博士你好,在現代醫學裏,紅斑狼瘡是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組織的疾病,從中醫角度如何看紅斑狼瘡?」
我答:「在中醫來看,它沒有固定的病名,但根據其發熱、出疹、關節痛、內臟損害等表現,可歸屬於「陰陽毒」、「蝴蝶丹」、「日曬瘡」、「虛勞」等範疇。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身體內部突然「烽火連天」。這場大火的根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1. 先天不足(體質基礎):好比有些人天生「底子」比較熱,或肝腎陰精不足,像乾柴一樣,容易一點就著。
2. 外感邪毒(誘發因素):最重要的就是「暑熱」和「火毒」。強烈的陽光照射(日曬),在中醫角度來看就是強烈的「熱毒」,很容易點燃體內的伏火,誘發或加重病情。
3. 內部失調(持續因素):長期的壓力、勞累、情緒波動,會導致身體「陰陽氣血」失調,如同不斷給體內的火堆添柴,讓烽火燒個不停。
這場「大火」會灼傷人體的陰液(身體裏滋潤、冷卻的物質),耗損正氣(身體的防御和修復能力),並產生「瘀血」(血液運行不暢)和「水濕」(體液代謝障礙),從而引發皮膚、關節、腎臟、心臟等全身各處的複雜癥狀。」
Ida續問:「有的患者發病時跟我的情況不同,這個又怎樣理解呢?」
我答:「我們會先辨證分型,病癥總括來說三大分型,先辨清「火勢」與「虛實」。
中醫治療的核心是「辨證論治」,即根據身體當前的狀態來針對性治療。對於紅斑狼瘡,常見有三種主要類型:
分型 :主要表現。
1. 熱毒熾盛型(急性發作期)
高燒不退,面部蝶形紅斑鮮艷,關節紅腫疼痛,煩躁口渴,甚至神昏,舌紅苔黃 「大火熊熊」——身體正爆發一場大火。
2. 陰虛內熱型(緩解與活動期交替)
低熱或午後潮熱,紅斑色暗紅或不鮮,口乾咽燥,手足心熱,盜汗(夜間睡覺出汗),耳鳴,腰膝痠軟,舌紅少苔 「餘火未清,津液已傷」——大火過後,體內仍有餘熱,且水分不足。
3. 瘀血阻絡型(慢性期與器官損害)
紅斑色暗,或色素沉著,關節疼痛如針刺,位置固定,面色晦暗,毛發脫落,可能伴有月經不調,舌質紫暗或有瘀點 「戰後戰場,交通阻塞」——戰火過後,戰場(身體)一片狼藉,道路(血管經絡)不通。」
Ida點頭說:「對,我每次發病就是按這程序進行,但又束手無策,今年發病更見頻密,譚博士你可以怎樣治療這個病?」
我答:「我建議針灸治療,從而獲得疏通與調節的雙重奏。
針灸治療主要作用是調節整體平衡、疏通經絡、緩解癥狀。
· 核心穴位:
· 曲池、合谷、血海:這是治療皮膚問題的「黃金組合」。能清瀉血熱,祛風止癢,幫助消退紅斑。
· 足三里、三陰交:這是強壯要穴。能健脾補氣,滋養肝脾腎三臟的陰液,增強身體的根本(扶正)。
· 腎俞、太溪:針對腎臟損害。能補益腎精,加強腎臟功能。
· 特色療法:
· 刺絡放血:對於急性期的「熱毒熾盛」,可在大椎穴(第七頸椎下)點刺放出微量血,能迅速瀉熱,好比給高壓鍋放氣。
· 艾灸:對於以虛寒表現為主、特別怕冷、疲勞的患者,可溫和艾灸關元、足三里等穴,以溫陽益氣,但熱毒盛時絕對禁用。
重要提醒:針灸治療的同時會按個別案例配合內服中藥,務必由專業醫師操作,並與你的主治醫師溝通後進行。」
Ida問:「有沒有一些獨特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我答:「除了遵醫囑覆診和服藥,生活調養是決定病情穩定的關鍵。
1. 防曬,不僅是防曬傷:
中醫認為(暑熱動火),紫外線是重要的(熱毒)來源。防曬是終身功課,應使用物理防曬(傘、帽、長袖衣)為主。
2. 飲食(滅火)而非(添火):
· 多吃:滋陰清熱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豆漿、鴨肉、桑葚、雪梨等。
· 嚴格獨特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忌口:羊肉、韭菜、辣椒、花椒、榴蓮、荔枝等溫燥發物,如同火上澆油,務必避免。
· 慎用補品:人參、鹿茸、黃芪等溫補藥材,可能刺激免疫,加重病情,切勿自行服用。
3. 管理情緒,避免「五志化火」:
中醫認為,過度的怒、喜、思、悲、恐都會化成內火。尤其是憤怒和焦慮,最易引動肝火,使病情反覆。練習靜坐、聽紓緩音樂、與人傾訴,皆為重要。
4. 規律作息,收藏陰精:熬夜最傷陰。晚上11點前入睡,是身體滋養陰液的最佳時刻。保持「陰平陽秘」的狀態,是控制病情的基石。
5. 避免感染和過度勞累:外感病菌和身體過度透支,都會大量消耗(正氣),給病邪可乘之機,誘發疾病活動。
總結而言,中醫治療紅斑狼瘡,是一場「標本兼治」的持久戰。我們一方面用中藥和針灸直接對付病邪(治標),另一方面通過調養來鞏固身體的根本(治本)。目標是撲滅體內的「烽火」,並建立起堅固的「城墻」,讓身體達到一個穩定、平衡的狀態,從而享受高質量的生活。希望這樣講解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個疾病。」
Ida點頭微笑說:「長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