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肥陷阱 │ 男童吃清蒸水煮食物竟暴肥患脂肪肝,醫生揭不瘦原因,調整飲食成功減磅
不少人以為多吃清蒸或水煮食物就能更健康,但若選錯食物,反而未必健康。台灣腎臟專科醫生洪永祥指出,一名小六男童因體重過重,而開始減磅,戒掉油炸食物後改吃清蒸及水煮的食物,不料一年後體重反而增加10公斤,達到80公斤,還患有中度脂肪肝。醫生指出是「1個原因」所致,經提醒後,男童在半年內成功減重,脂肪肝問題也大幅改善。
腎臟專科醫生洪永祥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一宗病例,一名小學六年級男生因愛吃雞排等油炸食物,體重達到70公斤,下定決心減肥後,改為吃清蒸水煮食物,不料一年後體重不降反升,由原本70公斤(154磅)飆升到80公斤(176磅)。母親覺得不對勁,便帶他求醫,經超音波檢查後,驚覺他已患上中度脂肪肝。
洪永祥指出,詢問後才發現,原來該名男童的清蒸水煮餐單,其實是水餃、湯包等包餡料理,都是澱粉包裹五花肉,相當油膩,有時一餐甚至可進食20隻水餃,同時還會搭配酸辣湯一起食用,熱量超高。
洪永祥建議,男童首要應將原本飲食習慣改掉,先戒除水餃、湯包,並多吃蔬菜,因為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足感,還能包裹油脂排出體外。半年後,男童的體重明顯下降,從80公斤減至60公斤,少了20公斤,中度脂肪肝也改善為輕度。洪永祥提醒,孩子若變胖或出現脂肪肝,多半是飲食出問題,務必多加留意。
健康減肥3大要訣
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楊乃彬醫生曾表示,不少人認為只有肥人才會患上脂肪肝,但到醫院求診的病人當中,其實有20%至30%脂肪肝患者並不肥胖,部分體重正常甚至偏瘦,而因肥胖而引起脂肪肝的族群,應採用健康減肥方法,以逆轉脂肪肝,不健康的減肥方法恐會導致脂肪肝病情惡化,以下3大要訣極為重要:
1. 切勿盲目使用減肥產品及保健品
巿面上減肥產品及保健品大部分誇大效果、甚至含違禁成分,如瀉藥、利尿劑及違禁藥物,停用後反或會反彈,甚至對身體造成傷害
2. 適量運動
運動可提升基礎代謝,促進脂肪燃燒
3.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減少不必要熱量攝取,配合運動可有助健康減肥
資料來源:住寧波大學附設第一醫院感染科楊乃彬醫生
脂肪肝6大高危人士
本港專科腸胃肝臟科專科區漢達醫生接受訪問時曾指出,脂肪肝成因是肝臟積聚過多脂肪,其中大致可分為「非酒精性脂肪肝」及「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與飲酒無關,若是「代謝綜合症」患者,包括中央肥胖、三酸甘油脂過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血壓及血糖過高則屬於高危一族。
至於酒精性脂肪肝病主因是過度飲酒,長期飲用可加速肝臟細胞死亡、脂肪代謝功能減慢,增加患上酒精性肝炎、慢性肝炎伴有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等疾病。
在風險因素方面,區漢達醫生指出有研究發現,以下人士有較高風險患上脂肪肝:
1. 肥胖人士:風險高20倍
2. 酗酒人士:風險高18倍
3. 二型糖尿病患者:風險高3.5倍
4. 三酸甘油脂水平過高者:風險高3倍
5.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過高者:風險高84%
6. 空腹血糖水平過高者:風險高50%
資料來源: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區漢達
4類飲食易有脂肪肝
本港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吳昊受訪時曾表示,若過量進食4類高熱量、高升糖的食物,容易患上脂肪肝,嚴重可引發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及肝癌。另外,也有機會伴發心臟病、糖尿病及高膽固醇等問題,甚至與大腸瘜肉及大腸癌有關聯。4類高危食物包括:
1. 高糖汽水及紙包飲品,例如:高糖果汁
2. 甜品,例如:蛋糕
3. 精煉的碳水化合物,如白粥、白飯
4. 高油脂的煎炸食物,如:煎炸糕點、月餅
資料來源: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吳昊
4招逆轉脂肪肝
脂肪肝可以吃出來,同樣地可以透過改變飲食逆轉。台灣減重醫生陳威龍曾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分享,提出4大護肝建議:
飲食調整
- 減少精緻碳水化合物
- 增加好油脂,如橄欖油、牛油果、堅果與高纖飲食
- 避免含糖飲料、酒精、加工食品
恆常運動
- 每周至少150分鐘有氧運動,如跑步、快走
- 加強阻力訓練,提升肌肉代謝脂肪的能力
控制體重與腰圍
- 減少內臟脂肪
☑ 綜合研究指出,每減少5至10%體重,脂肪肝就可能明顯改善
穩定血糖與血脂
✖避免血糖忽高忽低,減少胰島素阻抗
- 控制三酸甘油酯,降低肝臟脂肪堆積
資料來源:減重醫生 陳威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