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天災 │ 樺加沙襲台釀花蓮洪災:18人罹難,鏟泥車老闆救災8日感染亡
颱風「樺加沙」引發台灣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成18人罹難的悲劇,並有大量淤泥湧入光復鄉民宅。不少台灣民眾自發前往花蓮協助清掃、鏟除淤泥,被譽為「鏟子超人」。一名在災後立即投入救災的48歲鏟泥車老闆,左腳遭刺傷後仍堅持清理淤泥,直至第8日身體不勝負荷送醫。因傷口受到感染,於中秋當夜(10月6日)不幸離世。
綜合台媒報道,48歲的桃園鏟泥車行老闆林鴻森,在花蓮光復鄉水災發生後隔日,便向侄子林哲全表示,手頭工作可暫緩,未完成救災絕不返回桃園,隨即與侄子各自駕駛一輛貨車載運兩台推土機趕往花蓮支援。救災過程中,林鴻森左腳不慎被刺傷,但為清除淤泥,即使腳部腫脹仍堅持工作,直到救災第8日,終因身體無法負荷而送醫救治。
醫院發現林鴻森的傷口出現感染,在情況穩定後於10月4日轉送至林口長庚醫院持續治療。原本意識清醒的林鴻森,在抵達醫院從救護車轉移至病床時突然昏迷,經搶救後,最終於6日晚間,因敗血症引發多重器官衰竭離世。
禮儀公司人員林奕華於6日深夜發文悼念,文中提及林鴻森在災難發生後第二天,即放下所有工作,親自載著推土機前往花蓮救災,連續8日不眠不休,只為讓更多人得以平安,卻在救援過程中腳部受傷,引發嚴重感染,「他仍咬牙堅持到最後一刻,最終卻還是與摯愛的家人天人永隔」。
他不是名人,卻用行動寫下最無私的勇氣。他不是英雄的稱號所造就,而是那份「為別人活」的心,讓他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英雄。
侄子林哲全於10月7日在Threads發文表示,堂叔本身身體就不好,他外表雖粗魯,內心卻柔軟且有個性,然而最喜愛烤肉的他,未料於中秋節離世,「他離開我們去更快樂、安詳的地方,祝叔叔一路好走,心無罣礙」,同時提醒正在災區救援的「鏟子超人」們,務必注重自身健康,凡事量力而為。
鏟泥車老闆林鴻森赴花蓮救災8日,因傷口感染離世。(FB@林奕華)
同場加映︱颱風「樺加沙」襲台釀洪災
本年度「風王」樺加沙外圍環流夾帶強風豪雨,早前經過台灣時輕輕掃過,就造成花蓮有堰塞湖溢流,湧出約6000個奧運標準游泳池的洪水,導致下游橋樑被沖毀,泥石流如「日本311海嘯」般湧入光復鄉市區。
綜合台媒報道,樺加沙早前擦邊掠過台灣後,雖颱風警報已解除,但雨帶仍持續影響全台,其中南部、花東地區更降下豪雨。9月23日下午2時50分,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生壩頂溢流,兩波洪峰猶如海嘯般沖入光復鄉,水位瞬間驟降14米,有1540萬噸的洪水湧出,相當於6000個奧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下游橋樑瞬間被沖斷,泥石流衝入光復鄉市區淹沒街道,民宅一樓全被泥水灌入。
23日下午2時50分,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生壩頂溢流。
下游橋樑瞬間被沖斷,洪峰猶如海嘯般沖入光復鄉。
相當於6000個奧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
泥石流淹沒市區街道。
不少車輛泡在水中,連軍用卡車都被沖走。
有民眾來不及逃往高處,受困在泥水洪流中。
有民眾受困車頂或屋頂待援。
根據災區閉路電視畫面,許多民眾來不及逃往高處,受困在泥水洪流中。當日下午約4時,一名婦人被發現在湍急泥石流中緊抱電線桿等待救援,有女網民疾呼:「光復市場附近的人可以幫忙救救我媽媽嗎?」同時可見有不少車輛泡在水中,連軍用卡車都被沖走;有民眾被拍到受困車頂或屋頂待援的畫面。
同場加映︱敗血症6大病徵
中大醫學院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助理教授凌若崴醫生曾指出,及時治療是對抗敗血症的關鍵,假如出現以下敗血症6大病徵,應盡早求醫接受治療:
1.神志不清
2.寒顫
3.排尿減少
4.嚴重呼吸急促
5.頭暈
6.皮膚變色
資料來源: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