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運用配合八字、「用神」及「忌神」治療,提升肺部抵抗力,改善流感後咳嗽氣促
有病人求診,表示流感後咳嗽氣促兩星期,宋振基中醫師根據她的病情,結合八字「用神」及「忌神」,處方用藥以「培土生金、溫陽化飲」為核心,提升肺部抵抗力與中焦穩定性,同時改善水濕代謝與氣機順暢。
林女 主訴:流感後咳嗽氣促2星期
年柱:辛金 亥水
月柱:癸水 巳火
日柱:辛金 丑土
時柱:不方便公開
1. 用神與忌神(中醫觀點)
- 用神(該強化的方面):金(補肺益氣)、土(健脾製水,穩定水濕)
- 忌神(要避免加重的方面):水(過多會寒傷陽)、火(虛陽容易浮越、傷陰陽平衡)
- 基本解釋:用神:脾土偏弱,制約水分能力較弱,水過盛會化為痰、上犯肺金,導致咳嗽等肺金相關症狀。
肺金虛弱,衛外能力下降,容易讓病氣侵襲,導致氣管較為敏感。同時慎防忌神「火」,火熱過盛以免虛陽灼傷肺部,出現咽乾、氣管敏感。
2. 治療思路:先補土以生金,然後溫陽化飲、健脾以穩定水液,最後斂肺止咳,讓肺與呼吸道更穩定。
3. 治療原則與方藥結構(君臣佐使分工)
- 君藥(主功效,穩固身體防禦、提升陽氣):補肺固表,增強抵抗力。
- 常見君藥包含能補氣、強脾、養肺的成分,如具有穩定表裏、提升免疫力作用的藥材。
- 臣藥(協助主藥、增強效果):健脾益氣,培土生金,促進水液代謝,讓身體不容易產生過多濕氣。
- 佐藥(輔助作用):溫陽化飲,散寒、通絡,改善氣機运行,幫助化痰、止咳。
- 使藥(收斂與調養):收斂肺氣、止咳,同時協調全方藥性,使治療更穩定。
4. 方藥定位
- 君藥方向:補氣、健脾、養肺,增強體力與免疫基礎。
- 臣藥方向:祛風除濕、理氣健脾,幫助水液代謝變得更穩定。
- 佐藥方向:溫陽散寒、化痰止咳,促進呼吸道順暢。
- 使藥方向:收斂肺氣、潤喉止咳,讓症狀更穩定。
5. 五行與用藥的個人分享
用神:金、土 佔80%
- 土居主,重量較大,目的在於培養中焦與潤肺的基礎。
- 金次之,補肺、穩固表裏,避免過度耗肺金。
忌神:水、火。20%
- 木與水作使,用於宣肺與斂肺,協調整體氣機。
- 火用於溫陽與促進氣機,幫助化痰與通絡。
- 核心理念是“培土生金、溫陽化飲”,同時照顧肺、脾與水液的平衡。
6 主要方藥
君、臣藥配用神五行:金、土
- 君藥組成偏向固表與提升陽氣:黃芪、黨參、山藥、白朮等,主要作用是補氣固表、健脾益肺,提升機體防禦與氣陰雙補。
- 臣藥組成偏向健脾利濕、協同化痰:防風、茯苓、陳皮、大棗等,協助祛風、健脾滲濕、理氣健脾。
佐、使藥配忌神五行:水、火。
- 佐藥組成偏向溫陽與化痰止咳:桂枝、乾薑、細辛、半夏等,溫陽散寒、化濕化痰,促進氣機順暢。
- 使藥組成偏向收斂與潤肺:五味子、訶子、甘草、生薑等,收斂肺氣、潤肺止咳、調和諸藥。
7. 健康提示:
提升肺部和免疫的基礎,減少反覆感冒與慢性咳嗽的發生。充足營養、良好睡眠、適度運動和情緒管理對免疫有正向影響。
- 避免生冷、寒涼食物與刺激性食物,特別在秋冬季。
- 選擇溫和易消化的食物,如南瓜、小米、瘦肉、豆類等,補充蛋白質與維生素。
- 保暖與防風,居家環境保持通風但避免長時間強風直吹,濕度適中。
- 規律運動與呼吸訓練有助於提高肺功能,但要量力而行,避免在高風寒環境下從事劇烈運動。
8. 結論
綜合「用神」及「忌神」,以「培土生金、溫陽化」”為核心,提升肺部抵抗力與中焦穩定性,同時改善水濕代謝與氣機順暢。
此外,強調整體平衡與協同作用,而非單一方向化痰止咳。
被訪者簡介
宋振基中醫師
明德康健中醫及物理治療診所創辦人,註冊中醫師,擁有中醫與現代醫學雙碩士學位。以「醫玄同源」為核心理念,專注中醫體質學與八字命理學的融合,推動個性化健康管理模式。研發「愈茶方」AI智能舌診系統,通過人工智能實現舌象辨證數字化轉型,提升健康管理的科學性與普及性。創立「見字醫病」體質教育平台,結合八字五行與中醫辨證理論,幫助大眾精準認識體質,實現中藥個性化應用。更多參與在腫瘤支持治療及婦科疾病領域研究,將八字體質分析與中醫辨證相結合,構建精準診療方案,顯著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