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廿多歲港媽患乳癌為3歲兒拒切全乳,醫生拆解新式乳房保留術、適用條件須知

乳癌|廿多歲港媽患乳癌為3歲兒拒切全乳,醫生拆解新式乳房保留術、適用條件須知

健康解「迷」

  據政府數字,乳癌是本港婦女最常見的癌症,大概每14名香港婦女便有一名確診入侵性乳癌。而不少女性罹患乳癌時,往往擔心是否需全乳切除?本港外科專科醫生洪家偉曾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曾遇見一名20多歲的年輕媽媽,當她得知患上乳癌時,一度非常抗拒開刀,箇中原因竟與其3歲兒子有關。

 

20多歲年輕港媽患乳癌 為3歲兒子盼保留乳房

 

  外科專科醫生洪家偉分享,曾有一名20多歲的乳癌女病人,某天突然在乳房位置摸到硬塊,繼而求醫確診乳癌。更不幸的是,醫生發現她的乳癌屬多發性,即在乳房多於一個位置都有癌細胞。此時,女病人便向洪醫生提出一個要求,希望進行乳房保留手術,即既可以切除腫瘤,又可將大部分乳房組織保留。而當中原因竟與女病人家中的3歲小朋友有關:

 

  女病人有一個大概3歲的小朋友,她平時會和他一起洗澡,她就不想在兒子和她洗澡的時候,看見她乳房會有一些太長及嚇人的疤痕,擔心會為他帶來陰影。

 

拆解新式乳房保留術 傷口可少至幾厘米

 

  洪醫生指出,現時新式乳房保留術,主要是以患者剩下的乳房組織去重新「移位」,只要術前規劃做得好,確認腫瘤位置,醫生既可以將腫瘤切得乾淨,又可將傷口大大減少。他表示,一般全乳切除的傷口,以半邊心口計,可達十幾二十厘米,但新式乳房保留術的傷口一般只有幾厘米。不過,這手術並非所有乳癌病人適用:

 

  失去的乳房組織不會再重生,醫生只可以利用剩餘的乳房組織作修補和重建,如果需要切除的範圍太大的話,術後會出較明顯的變形,影響外觀,所以局部切除術一般只適用於較細的腫瘤。而且手術後病人必須接受放射治療(電療)以減低復發機會,所以如果病人因為其他因素無法接受電療,則不建議進行局部切除手術。

 

利用剩餘的乳房組織作修補和重建

新式乳房保留術傷口一般只有幾厘米

一般只適用於較細的乳房腫瘤

手術後病人必須接受放射治療(電療)以減低復發的機會

資料來源:外科專科醫生洪家偉

 

傾向多元化包括手術及荷爾蒙治療

 

  洪家偉表示,其實目前醫療技術進步了很多,即使患乳癌,亦用不著雙乳切除,病人可選擇乳房保留手術。他又補充,現在治療乳癌方法,多傾向多元綜合,即除了接受手術去清除腫瘤之外,病人會用到其他的輔助治療,包括一些荷爾蒙治療、化療、標靶藥、免疫治療及電療,務求令復發率減到最低。

 

拆解乳癌期數存活率

 

  洪家偉表示不同乳癌期數,5年存活率可以有很大差異,尤其當乳癌擴散後,存活率便會大大下降:

 

乳癌第1期:5年存活率高達99%

乳癌第2期:5年存活率高達90%

乳癌第3期:5年存活率達78%

乳癌第4期:5年存活率達25%

 

拆解4大乳癌常見症狀

 

  洪家偉指出,以下是常見的乳癌徵狀:

 

  • 乳房摸到硬塊
  • 不正常的乳頭分泌,可以是黃色的分泌,甚至是血水的分泌
  • 乳頭、乳暈位置出現一些不正常的皮疹
  • 乳房突然脫皮脫得很厲害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