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1個月不換恐藏10億細菌,比馬桶多55萬倍!專家揭1情況引發敗血症危機

牙刷1個月不換恐藏10億細菌,比馬桶多55萬倍!專家揭1情況引發敗血症危機

健康解「迷」

  台灣曾經有一項檢測發現,使用一個月未更換的牙刷細菌數量驚人,檢測結果顯示細菌數為「無限大」,代表至少含有超過10億細菌,相比馬桶細菌數多出55萬倍。研究人員更在刷毛中檢出葡萄球菌、鏈球菌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若透過口腔傷口進入人體,可能引發敗血症及肺炎等嚴重感染。

 

牙刷細菌數「無限大」 含多種致病菌

 

  據《華視新聞》報道,台灣中華電視公司曾委託輔英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李政達進行研究,檢測使用一個月未更換的牙刷所含細菌數量。實驗結果顯示,牙刷的細菌數為「無限大」,實際數量至少超過10億,比較馬桶座細菌數多出55萬倍,研究人員在刷毛中檢出多種致病菌:

 

  • 葡萄球菌:可能引起皮膚感染和更嚴重的侵入性感染
  • 鏈球菌:可能導致喉嚨感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 大腸桿菌:通常存在於腸道,可能引起腸胃不適和感染

 

細菌經口腔傷口入侵 恐引發敗血症

 

  李政達助理教授警告,當口腔內有傷口或使用者免疫力較差時,這些牙刷上的細菌可能透過傷口進入人體,引發嚴重健康問題,包括:

 

  • 敗血症:細菌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引起的全身性嚴重感染
  • 肺炎:細菌進入呼吸道引起的肺部感染

 

  尤其是免疫功能較弱的族群,如老年人、幼兒、慢性病患者等,風險更高。

 

浴室潮濕助長細菌滋生

 

  研究指出,浴室潮濕的環境特別適合細菌生長繁殖。實驗數據顯示,即使只使用3周未更換的牙刷,刷毛上的細菌數已超過百萬。李政達解釋,每次使用牙刷後,刷毛上殘留的水分和口腔中的微生物為細菌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加上多數人家中的浴室通風不良,更加速了細菌的滋生速度。

 

最理想3星期更換一次

 

  針對牙刷清潔與更換,李政達建議:

 

  • 定期更換牙刷:這是控制細菌數量的最有效方法,建議每1-2個月就更換新牙刷。
  • 使用酒精消毒:可使用75%酒精定期消毒牙刷,減少細菌滋生。
  • 保持刷頭乾燥:使用後應徹底清洗牙刷,並盡量保持刷頭乾燥,避免潮濕環境。

 

  李政達強調,雖然消毒方法能暫時減少細菌,但由於細菌會深藏在刷毛根部,定期更換牙刷仍是維護口腔衛生最重要的措施。

 

5個牙刷衞生貼士

 

  香港牙醫學會會長廖偉明曾接受訪問時分享牙刷衞生貼士,可考慮透過以下方法保持牙刷潔淨:

 

1. 擺放牙刷位置盡量遠離馬桶

2. 沖廁時將廁板蓋上

3. 刷牙後將牙刷風乾

  • 擺放時刷頭向上
  • 漱口杯不應有積水

4. 不要使用牙刷套

  • 牙刷套會令濕氣困住,易致細菌滋生

5. 定期更換牙刷

  • 每3至6個月更換一次
  • 如發現刷毛變形、牙刷頭有霉點,應盡早更換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