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鼾反映健康危機 │ 內臟脂肪超標警號,1個方法有效改善
女友A近日有煩惱,皆因枕邊人鼻鼾聲漸響如雷,她說:「以前他的鼻鼾聲可以接受,但近排鼾聲大到非常滋擾,擾人清夢,有時忍無可忍要大力拍醒他,甚至想一腳伸他落床!」被枕邊人嘈到想瞓而不能,我明白非常痛苦,但也好心相勸:「首先,不要鬧他,他也不想。此現象或非單純疲勞所致,更可能是健康亮起紅燈的警號。」我跟A慢慢解釋:
鼻鼾問題轉趨嚴重,背後元兇或為舌頭後端脂肪增厚了,舌脂囤積 氣道收窄便會出現鼻鼾聲浪增大的情況。此狀況正是「內臟脂肪積聚」的無形信號。我們的人體脂肪分布具連動性。當內臟脂肪(圍繞腹腔器官的脂肪)增加時,脂肪組織同樣會積聚於喉嚨深處的「舌根」部位。當舌根的脂肪層增厚,睡覺時地心引力將之牽引後墜,就會使氣流通道變得狹窄。空氣通過此狹縫時令震動周邊軟組織,鼻軒聲就會巨大如雷。我跟A 說:「所以當發現枕邊人鼻鼾比以前大聲的時候,不但不要埋怨怪責他,更要關心他的內臟脂肪是否增加呢!」
舌頭根部有脂肪,叫「Fatty Tongue」,極大程度反映體內深層的內臟脂肪亦正同步攀升。早在2014年,牛津大家出版的學術期刋Sleep [Kim,A et al.(2014). Tongue Fa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leep, 37 (10), 1 1639–1648]已經找到舌尾脂肪反映內在脂肪增加和肥胖的關係。內臟脂肪有別於皮下脂肪,它「深藏不露」,包裹著肝、胰、腸等重要器官,內臟脂肪過多會有以下身體問題:發炎、干擾胰島素、代謝問題、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其危害遠超於皮下脂肪的肥胖。
要擊退內臟脂肪,並無捷徑,需要減重,別無他法,其實減重10%已可以將脂肪肝逆轉。以下是生活日常三大策略,標本兼治:
一、飲食調控:戒糖增纖,攝取優質蛋白質。嚴控游離糖攝入,含糖飲料、甜品、糕點等必須盡量避免。當中的果糖成分極易在肝臟轉化為三酸甘油酯,直接加劇內臟脂肪堆積。亦要擁抱高纖與優質脂質:多進食蔬菜、豆類及全穀物,膳食纖維有助穩定血糖及增強飽腹感。
二、有氧與肌力運動並重:帶氧運動燃脂效高,每周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帶氧運動,如急步行、游泳或單車。此為直接燃燒內臟脂肪的最有效方法。但也不要忘記肌力訓練,每周進行2至3次阻力訓練,如深蹲、舉啞鈴或使用健身器械。增加肌肉量能提升基礎代謝率,令身體在靜息時也能消耗更多能量,長遠抑制脂肪再生。沒有肌肉的話,單靠有氧運動,事倍功半。
三、不良習慣要修正:作息與壓力管理。長期熬夜及精神壓力會導致皮質醇水平上升,此荷爾蒙會促使脂肪向腹部及內臟區域積聚。保證充足睡眠、學習減壓技巧(如冥想、瑜伽),對管理內臟脂肪非常重要。
日益嚴重的鼻鼾是身體發出最早的預警信號,提示舌頭與內臟的「脂肪超標」危機。幸好這個情況絕對能及時逆轉,只要決心踐行上述健康生活方式,不僅能換來寧靜的安眠(對自己和伴侶亦是),更能從根源上削減內臟脂肪,為長遠健康打下堅實基石,實為一舉數得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