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八字五行治療高血壓|突發病例分析、飲食調理建議
高血壓與個人體質、情緒波動、生活習慣等原因息息相關,今期宋振基中醫師解析運用配合八字、五行的治療思路,為突發高血壓的病人處方,及提供飲食調理的建議,還有日常起居需要注意的事項。
突發高血壓病例
主訴
患者突發高血壓3日,血壓測量值145/93mmHg,明顯高於平時的正常範圍110/70mmHg。
八字與體質分析
八字簡析
- 年柱:辛金 亥水
- 月柱;庚金 子水
- 日柱:戊土 寅木
- 時柱:不公開
- 用神(需補強):土、火
- 忌神(需抑制):水
高血壓與體質趨向
- 水旺克土:日主戊土生於子月(冬季水旺之時),八字中亥水和子水過於強盛,形成「水盛土漂」的格局。過多的水氣克制脾土,使脾胃功能受損,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血壓波動。
- 火弱無助:八字中火為用神,但冬季水旺火弱,火不足以溫養脾土,無法平衡氣血和陽氣,進一步加劇氣機不暢,血壓升高。
- 氣滯血瘀:水旺、土弱、火衰的情況會導致氣機阻滯,血液循環不暢,血壓容易突然升高,且伴隨頭重、煩躁或四肢冰冷等症狀。
治療方向
核心原則:培土養火、化水清絡
- 培土養火:健脾強土,助陽氣升發,促進氣血平衡,穩定血壓。
- 化水清絡:抑制過盛的水氣,疏通經絡,減輕水氣壅滯對血管的壓力。
- 調和氣機:理氣活血,疏通氣滯血瘀的阻塞,促進氣血流暢。
治療思路與方藥結構
1. 治療思路
- 先補脾土、助心火,提升陽氣,改善氣血運行。
- 再化水清絡,減輕水氣壅滯對身體的壓迫,平緩血壓波動。
- 最後疏通氣機,緩解氣滯血瘀,促進血液循環,使氣血恢復正常運行。
2. 方藥結構
- 君藥:補用神「土、火」,健脾助陽,調和氣血。
- 臣藥;化水清絡,抑制忌神,改善水氣過盛的情況。
- 佐藥:疏通氣機,促進氣血流通,防止氣滯血瘀。
- 使藥:調和全方,引藥歸經,平衡五行。
3. 五行比例
- 用神(土、火):70%
- 土為主,健脾強化氣血運行,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
- 火為輔,助陽氣升發,平衡寒濕,促進氣血流通。
- 忌神(水):30%
- 適量使用化水藥物,減輕水氣壅滯,但不可過度耗傷正氣。
主要方藥
1. 君藥(培土養火)

- 白朮、茯苓、乾薑、桂枝:健脾益氣,溫陽助火,調和氣血運行。
2. 臣藥(化水清絡)

- 澤瀉、豬苓、車前子:利水滲濕,化解水氣壅滯。
3. 佐藥(疏通氣機)
- 陳皮、半夏、枳實:理氣和中,疏通氣機,促進血液循環。
4. 使藥(調和藥性)
- 甘草、大棗:調和諸藥,補益脾胃,平衡五行。
健康建議
1. 飲食調理
- 宜:多食健脾益火的溫補食物,如山藥、紅棗、南瓜、薑湯等,適量飲用溫熱茶水(如桂圓紅棗茶)。
- 忌:避免生冷寒涼(如冰飲、海鮮)、過鹹食物(如醃製品),減少水分滯留。
2. 生活習慣
- 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和腳部,避免寒氣侵襲。
- 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適當練習靜坐或緩和運動(如太極、瑜伽)。
3. 情緒調節
- 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情緒激動或過度緊張,減少對血壓的波動影響。
4. 環境調養
- 生活空間宜保持乾燥溫暖,避免寒濕環境對身體的影響。
結論
本治療方案的核心在於調整「水盛土漂、火弱氣滯」的體質,重點以「培土養火、化水清絡」為原則。通過增強用神土火的力量,抑制忌神水的過度壅滯,實現標本兼治的效果。這不僅能快速緩解突發高血壓的症狀,還能從根本上改善脾虛火弱的問題,使血壓恢復穩定於正常範圍。同時,這也解釋了為甚麼部分服用西藥利尿的患者,雖然短期內能將水分排出,但由於未能調理脾胃和陽氣,無法有效平衡體內氣血,導致血壓仍難以長期穩定。
被訪者簡介

宋振基中醫師
明德康健中醫及物理治療診所創辦人,註冊中醫師,擁有中醫與現代醫學雙碩士學位。以「醫玄同源」為核心理念,專注中醫體質學與八字命理學的融合,推動個性化健康管理模式。研發「愈茶方」AI智能舌診系統,通過人工智能實現舌象辨證數字化轉型,提升健康管理的科學性與普及性。創立「見字醫病」體質教育平台,結合八字五行與中醫辨證理論,幫助大眾精準認識體質,實現中藥個性化應用。更多參與在腫瘤支持治療及婦科疾病領域研究,將八字體質分析與中醫辨證相結合,構建精準診療方案,顯著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