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19
六月
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香港管弦樂團:余隆 | 久石讓與布拉姆斯的音樂世界 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香港管弦樂團:余隆 | 久石讓與布拉姆斯的音樂世界
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香港管弦樂團:余隆 | 久石讓與布拉姆斯的音樂世界
推介度:
19/06/2026 - 20/06/2026
24
一月
啟德體育館|BLACKPINK WOLD TOUR <DEADLIE> IN HONG ONG 啟德體育館|BLACKPINK WOLD TOUR <DEADLIE> IN HONG ONG
啟德體育館|BLACKPINK WOLD TOUR IN HONG ONG
推介度:
24/01/2026 - 25/01/2026

健康飲食 │ 不吃早餐恐早死?專家揭最佳早餐時間,每遲1小時死亡風險增11%

健康飲食 │ 不吃早餐恐早死?專家揭最佳早餐時間,每遲1小時死亡風險增11%

健康解「迷」

  早餐當然要「早點吃」才好!有研究發現,起床後不吃或遲吃早餐,恐怕會增加早死風險。專家更警告,早餐每遲吃1小時,死亡風險可增加達11%。

 

早餐晚吃恐早死 研究揭最佳時間

 

  台灣食安專家韋恩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引用一篇發表於知名醫學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Medicine》的研究報告指出,早餐進食時間與死亡率存在顯著關聯,太晚吃早餐的人相對容易早死。該研究針對居住在英國的2,945名中老年人進行分析,受試者年齡分布於42歲至94歲之間,透過長期追蹤與數據分析,發現起床後1小時內進食是最佳早餐時段,若將早餐時間從上午7點半往後延遲1小時,在未來34年內的死亡率將增加8%至11%。

 

  研究結果顯示,習慣較晚吃早餐的人,其身心健康狀態隨著年齡增長會出現更明顯的惡化趨勢。在生理健康方面,這些人更容易面臨疲勞感和心血管問題;而在心理健康層面,則較可能出現抑鬱和焦慮等情緒障礙。

 

  研究人員發現,當用餐時間延遲時,人體正好處於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和褪黑激素分泌增加的時段,此時攝取營養會導致耐糖能力(維持血糖正常的身體能力)和脂肪氧化(分解脂肪的身體能力)雙雙下降。身體此時會難以消耗攝入的卡路里,最終在體內堆積,長期下來可能引發一系列代謝問題與健康風險,從而影響整體死亡率。

 

  韋恩建議,盡量在起床後1小時內吃完早餐,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時鐘運作,促進新陳代謝效率,降低長期健康風險。

 

9款早餐地雷

 

  據外媒《CNBC》報道,美國心臟科專科醫生Sanjay Bhojraj分享9款會損害心血管健康的早餐食物:

 

1. 含糖早餐麥片

一些含糖早餐麥片會標榜有益健康,但大多數本質上都是偽裝的甜點。它們會令血糖飆升,令人在上午就感到昏昏沉沉,還會令胰島素激增,使新陳代謝加速,久而久之,還會損害血管系統。Sanjay Bhojraj指,一些病人出現胰島素抗性、慢性疲勞和心血管併發症,這些都與這個早餐習慣有關。

建議食用:鋼切燕麥配莓果和肉桂,這是真正的膳食纖維、抗氧化劑和穩定的能量。

 

2. 加工熟食肉類

這類食物便於攜帶,但熟食肉類通常用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保存,這些物質在體內會轉化為致癌化合物。不僅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還會令血壓上升,並導致長期動脈損傷。

建議食用:新鮮切片的烤火雞或雞胸肉。

 

3. 梳打和能量飲料

這些飲料會令血糖飆升、腎上腺超負荷運轉,以及身體充滿發炎化合物。低熱量版本的能量飲料對身體更差,人工甜味劑會破壞腸道菌群,而腸道菌群對新陳代謝和心臟健康都至關重要。

建議食用:檸檬梳打水或涼茶。

 

4. 油炸的快餐

油炸食品是用工業種子油烹製的,在高溫下會氧化,形成潛在的有毒副產品。這些副產品會嵌入動脈壁,促進斑塊積聚,並增加高血壓、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

建議食用:用橄欖油或牛油果油烘烤的食物。

 

5. 精緻碳水化合物

這類食物會迅速分解,導致血糖飆升、體力下降、脂肪堆積和胰島素抗性。久而久之,就會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建議食用:100%全麥或發芽穀物麵包。

 

6. 人造奶油

許多人造奶油仍然含有反式脂肪,這些脂肪經過化學處理以延長保質期,但實際上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反式脂肪會提升低密度脂蛋白(LDL,壞膽固醇),並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膽固醇),並導致動脈硬化。即使少量攝入,也會損害血管內皮。

建議食用:草飼奶油或特級初榨橄欖油。

 

7. 高度加工的植物性「肉類」

許多肉類替代品都經過了超加工,含鈉、發炎油脂、甲基纖維素和大豆分離蛋白等合成添加劑。某些食物不含肉並不意味著它對身體有益。

建議食用:扁豆、豆類或少量加工的豆腐。

 

8. 高鈉罐頭湯

一碗罐頭湯就可能含人體每日鈉攝取量的80%到100%。過量的鈉會令血壓升高、加重腎臟負擔,並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

建議食用:自己煲湯,加入新鮮蔬菜、香草和海鹽調味。

 

9. 調味咖啡奶精

早晨沖泡的奶精通常是一堆化學混合物:氫化油、人工香料和添加糖。這些成分看似微不足道,但日積月累就會導致發炎和動脈斑塊。

建議食用:無糖杏仁奶或燕麥奶,加肉桂或香草精。

 

日營養師分享3大抗老早餐

 

  據日媒《Woman's Health》報道,日本營養師松崎祐子推薦3款抗老早餐,能夠抗氧化之餘,亦能夠攝取優質營養,如蛋白質和維他命E:

 

1.「冷壓油沙律」:生飲優質油脂

早餐:冷壓橄欖油、亞麻籽油等直接拌入生菜沙律

  • 保留完整營養素

 

2.「維他命E套餐」

日式早餐

  • 加入杏仁、核桃等堅果,每日建議攝取25克
  • 沙丁魚、三文魚卵

 

3.「黃豆料理」:

超級抗氧化的食物首選

  • 每天吃半塊豆腐或一份納豆
  • 幫助細胞再生

資料來源:日本營養師松崎祐子

 

心臟內科醫生:5種降血壓早餐

 

  台灣心臟內科醫生洪惠風曾指出,早上空腹會令「戰鬥荷爾蒙」升高,若長期不吃早餐,早上便會血壓上升,增加心臟疾病、中風及腦出血的風險。為此,他向大家推介5種有助降血壓的早餐選擇:

 

1. 燕麥

  • 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有助降膽固醇;
  • 含有β-葡聚醣,能形成濃稠凝膠,延遲胃排空和葡萄糖在血液中的吸收,降低餐後血糖指數;同時能有效降低血中膽固醇、減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 但要注意,燕麥熱量較高,每100克不同類型燕麥熱量約393至406kcal,比白飯高出一倍。
  • 早餐建議燕麥攝取量為35克、可配搭牛奶或豆漿。

 

2. 乳酪

  • 乳製品中的飽和脂肪,可增加血液中的好膽固醇,對心臟有益,還能降低整體罹患心病的機率;
  • 乳製品為「短鏈脂肪」,能有效低三酸甘油酯及血壓;
  • 乳酪中的脂肪大部分都是飽和脂肪。早餐建議攝取量為150克、可配搭藍莓或水果乾一同進食。

 

3. 雞蛋

  • 雞蛋富含例如葉黃素、玉米黃素、維他命E、維他命D、維他命A等高價值營養素;
  • 抗氧化物質豐富,有助身體降低氧化壓力、減少發炎問題;
  • 優質蛋白質來源,更有效降低患高血壓風險;
  • 蛋白中有「蛋清肽」,作用與降血藥物「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相似,可阻斷、抑制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的作用,就算煮熟仍保有其活性,因此吃蛋白能有助降血壓。
  • 早餐建議攝取量為1隻、可配搭沙律菜或水果。

 

4. 堅果

  • 選擇飽和脂肪較低的堅果較佳,例如杏仁、開心果、核桃等;
  • 堅果富含Omega-3,有助降低總膽固醇、壞膽固醇;
  • 含維他命E,能減緩動脈粥狀硬化,同時植物固醇能協助減少動物性膽固醇的吸收。
  • 也可選擇鉀含量高的堅果,鉀質有抵消鈉的作用,幫助排除體內多餘鹽分、擴張血管並降低血壓。
  • 早餐建議攝取量為20至30克、可配搭奶類加入玉米脆片。

 

5. 香蕉

  • 含鉀量高,是一般水果的2至3倍,有助降低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
  • 含鎂質,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及舒緩疲勞;所含膳食纖維可幫助人體代謝膽固醇。
  • 早餐建議攝取量為1/2條至1條、可配搭莓果類食物一同進食。

資料來源:心內科醫生洪惠風

 

哈佛營養師:5種早餐提神醒腦

 

  若不想每日起床後仍昏昏欲睡、注意力難集中,哈佛營養師奈杜(Uma Naidoo)建議,起床後先喝一杯水,並選擇吃以下5種早餐,能幫助頭腦獲得充分營養,專心進行工作或讀書,精力充沛一整天。

 

1. 炒蛋、蛋包或碎肉烘蛋

  • 雞蛋所含的優質脂肪、蛋白質和維他命都是腦部健康不可少的營養;
  • 蛋黃富含維他命D和血清素,能維持神經傳導物質之間的平衡,調整心情必食。
  • 建議盡量選購走地雞蛋,品質較高,營養最好。

 

2. 炒豆腐

  • 豆腐含有豐富色氨酸(tryptophan)和大豆異黃酮(soy isoflavones,植第雌激素),是減低憂鬱症的重要養分。
  • 可按個人喜好添加薑黃粉、黑胡椒、海鹽調味。

 

3. 蔬果汁

  • 早餐一杯蔬果汁基本已滿足一日所需纖維和葉酸。
  • 葉酸的作用是製造腦部的神經傳導物質,葉酸不足可導致心理疾病,包括憂鬱症;反之則有效改善心情。
  • 可選擇綠葉菜與當季漿果,加入蛋白粉或涼拌豆腐、杏仁奶油,用榨汁機打碎後裝杯飲用;還能帶出門,非常方便。

 

4. 薑黃拿鐵

  • 薑黃拿鐵可作為早餐飲品,其抗發炎效力及降低焦慮、提升精力、清除腦霧、提升專注力的作用非常強大。
  • 使用無糖植物奶,撒上薑黃粉、黑胡椒即成。

 

5. 奇亞籽布丁

  • 能提供大量纖維,活化腸道菌群,減低發炎,暢通腸道與大腦,並製造有益心情的神經傳導物質。
  • 奇亞籽富含Omega-3脂肪酸,有效防止腦部發炎,同時可減低壓力及提神,使人保持良好認知與記憶能力。
  • 建議前一晚就可準備好,做法:3大匙奇亞籽、一杯椰奶(或其他口味無糖奶)、一點蜂蜜、少許肉桂粉和海鹽,攪拌均勻。進食時可額外加入堅果、漿果或椰肉片。

資料來源:哈佛營養師Uma Naidoo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