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髮危機 │ 研究揭2種飲品恐致禿頭,專家推3大營養素防脫髮
台灣食安專家韋恩日前引述一項最新刊登於《Nutrition and Health》期刊的研究,從超過6萬人中分析,飲食與脫髮之間有重要關聯,而經常飲用兩類飲品,更會增加禿頭風險。但韋恩同時亦指出,只要足夠攝取3大營養素,便能有助預防脫髮。
食安專家韋恩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引述最新刊登於《營養與健康》(Nutrition and Health)期刊的一項研究。該研究整合了17篇經過同行評審的文獻,共納入超過61,000名參與者,深入探討飲食與脫髮之間的關聯。
2類飲品增脫髮風險
研究團隊發現,每周攝取超過3,500毫升含糖飲料的人,掉髮風險有顯著增加的趨勢,尤其是男性族群。此外,多項研究顯示,酒精攝取與掉髮及頭髮提前失去色澤明顯相關。韋恩指出,雖然目前尚未確立直接因果關係,但有學者推測過量飲酒可能阻礙維他命與礦物質(如鋅、鐵與維他命B群)的吸收,並干擾睡眠與肝臟代謝,進而間接影響毛囊健康。而酒精也可能引發慢性發炎,長期下來對頭髮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缺乏維他命D及鐵 恐致頭髮提早進入休止期
研究進一步發現,維他命D的血中濃度與脫髮嚴重程度呈顯著負相關,即維他命D愈低,脫髮愈多。此外,鐵的缺乏也被發現與脫髮有關,因為這兩種營養素的不足,都可能干擾毛囊的生長周期,使頭髮提早進入休止期。
韋恩提到,除了避免糖與酒精外,早期臨床試驗發現,蛋白質不足會讓頭髮變細、失去色澤。韋恩引述研究指出,僅兩周的低蛋白飲食就足以讓頭髮髓質變薄。他進一步說明,其他研究顯示攝取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椰菜花)與大豆製品的人,脫髮情況較少。韋恩解釋,這些食物富含植物雌激素與抗氧化物,有助於維持毛囊代謝與荷爾蒙平衡。
3大飲食方法防脫髮
韋恩建議,想保持頭髮茂盛,就可以參考以下3大飲食策略:
- 維持足夠的維他命D與鐵攝取
- 避免過量糖與酒精
- 確保蛋白質充足,並搭配植物性飲食
韋恩表示,這些策略不僅有助於預防脫髮,也能改善現有狀況。他提醒大家,今天少一瓶飲料,或許明天就能多留一撮頭髮,呼籲大眾重視飲食對頭髮健康的影響。
4招自測頭髮健康
台灣重症專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指出頭髮健康與壽命息息相關,他引述美國哈佛大學與南加州大學的研究,研究團隊發現毛囊的老化速度與細胞端粒(telomere)長度有關,當頭髮老化得快,可能意味著身體也在加速衰老。黃軒引述過往研究,發現頭髮樣本中鋅和硒含量高的人,壽命明顯更長,故此可做「頭髮礦物質分析」預測壽命長短。此外,他亦建議4招自我檢測,從頭髮預測健康:
摸厚度
- 健康頭髮應有彈性且濃密
- 若變得細軟稀疏,可能是營養不良或內分泌失調
看白髮
- 若40歲前就出現大量白髮
- 建議檢查心血管健康與壓力指數
生長速度
- 正常頭髮每月約長1厘米
- 若生長過慢可能新陳代謝出問題
觀察掉髮量
- 每天超過200條屬異常
- 髮際線急退 — 代表壓力荷爾蒙過高
資料來源:重症專科醫生黃軒
養髮3大建議
均衡飲食
- 攝取足夠蛋白質、鐵、鋅、維他命B群,維持毛囊健康
管理壓力
- 長期壓力會加速白髮與掉髮,適度運動或冥想有助改善
規律作息
- 睡眠不足會影響荷爾蒙平衡
- 傷害頭髮生長周期
資料來源:重症專科醫生黃軒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