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過40歲易有老人味?醫生拆解原因 + 5招KO內外異味
隨著年紀增長,不少人會發現自己或身邊長輩身上出現一種獨特的氣味,俗稱「老人味」。不少人以為是衛生習慣不好,但其實是身體出現改變!有台灣醫生指出,這種氣味在醫學上稱為「2-壬烯醛(2-Nonenal)」,通常發生在40歲以後,而且只靠沖涼難以完全去除,但透過5個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體味。
台灣家醫科醫生李思賢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出,所謂的「老人味」,其實來自一種名為「2-壬烯醛」的化合物,聞起來類似油膩的油耗味。這種物質是皮膚中的「Omega-7油脂」氧化後所產生。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分泌的抗氧化物質逐漸減少,加上皮脂分泌的組成也會改變,所以到了40歲左右,這種味道可能就會慢慢出現。
常見6大散發老人味位置
頭皮、耳後、腋下、胸口、背部、後頸
資料來源:台灣家醫科醫生
李思賢表示,「老人味」主要集中在皮脂分泌旺盛、但不容易清潔乾淨的地方,如頭皮、耳朵後面、腋下、胸口、背部及後頸。這些地方的皮脂腺密度比較高,分泌的脂肪酸比較多,所以氧化反應也更容易發生。
多沖涼就可以除老人味?
許多人一聞到氣味,直覺反應就是「多洗幾次澡」,加強清潔即可消除氣味,但李思賢指出,2-壬烯醛為脂溶性物質,僅靠水分無法去除,即便使用肥皂也未必能完全清除。而過度清潔反而可能讓皮膚變乾,破壞皮膚屏障,導致更多問題。
5招內外改善老人味
既然洗不掉,該如何解決?李思賢表示,雖然老人味的產生和老化有關,但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減少它的影響。他提出以下5個建議,有助於減輕老人味的影響:
1. 補充抗氧化劑
攝取維他命C、維他命D、多酚與硫辛酸等,有助減少脂肪酸氧化。此外,喝「綠茶」也是很好的選擇,能有效提升身體的抗氧化能力,減少脂肪酸氧化。
2. 促進代謝與排汗
規律運動、蒸氣浴或桑拿,能幫助排出皮脂腺中的老舊分泌物,減少2-壬烯醛累積。
3. 適度清潔與保護菌叢
避免過度使用清潔產品,維持皮膚菌叢健康,對皮膚代謝有益。
4. 嘗試紅光療法
紅光療法可能刺激皮膚代謝,雖然需更多實證支持,但仍值得嘗試。
5. 天然精油遮蓋
可使用茶樹、迷迭香或薄荷等精油,既能掩蓋氣味,也具有抗菌與抗氧化效果。
李思賢提醒,「老人味」並非衛生習慣不良所致,而是老化過程中的自然現象。社會不應對此投以異樣眼光,而應以科學態度理解與面對。每個人都將經歷老化,與其排斥,不如接納並尋求改善,這才是更為理智與友善的做法。
另外,台灣營養師高敏敏曾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表示雖然嚴重臭狐可以透過手術根治,但其實市民也可以透過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改善問題。她指出,出現體臭的原因可能與我們平日攝取的食物有關,並列出以下5類容易引發體味食物,建議市民減少食用。
5類食物易引發體臭問題
1. 重口味食物
食物:炸物、咖哩、辣的食物等
● 油炸物會刺激皮膚分泌大量油脂,而皮膚上的細菌分解油脂後,就容易產生異味
● 調味較重的食物會刺激汗腺分泌,食物會在排出的汗水中揮發
2. 酒精
● 酒精會刺激汗腺分泌
● 長期飲酒會降低肝臟代謝能力,導致身體無法正常透過尿液排毒
● 透過汗水排毒,便會導致體味加重
3. 海鮮
● 海鮮含有大量蛋白質
● 人體在吸收蛋白質時會產生氨,過量攝取便容易導致體味。
4. 紅肉及加工肉
● 人體代謝時會產生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質
● 含有酸性物質的汗水在接觸空氣中的細菌後,就會產生異味
5. 濃茶和咖啡
● 濃茶和咖啡也會刺激汗腺分泌,加重體味問題
資料來源:台灣營養師高敏敏
7種食物飲品助除汗臭淡化體味
高敏敏表示,若想減少出汗、淡化體味,可多吃以下7種食物及飲品,有助淡化體味、改善臭汗問題。
1. 深綠色蔬菜
食物:莧菜、芹菜、菠菜等
深綠色蔬菜富含鉀、鈣、鎂等營養素,有助維持體內酸鹼平衡,從而淡化體味
2. 有助排便的水果
食物:菠蘿、香蕉、奇異果
有益於消化道健康,可降低體內毒素堆積,從而減少體味產生
3. 飲水充足
增加體內代謝,促進排便
建議飲水量:體重(kg)乘以30-40mL
資料來源:台灣營養師高敏敏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