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 女子不飲酒仍患肝癌擴散肺部,醫生揭常吃1款早餐暗藏致癌物

肝癌 │ 女子不飲酒仍患肝癌擴散肺部,醫生揭常吃1款早餐暗藏致癌物

健康解「迷」

  肝癌被稱為「無聲殺手」,多數患者發現時已進入晚期階段,是本港致命癌症頭三位。有台灣醫生分享個案,一名女子不喝酒,卻因20多年來長期吃1款早餐,因而導致患上肝癌,並已擴散至肺部。醫生指出,該款食物若被污染,恐藏一級致癌物。

 

  台灣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分享,曾遇過一個女病人,平日滴酒不沾,也沒有乙型或丙型肝炎,卻在一次檢查中,發現已罹患巨大肝癌,且已有轉移肺部的跡象。深入了解後發現,這位患者非常喜歡吃花生醬,早餐習慣吃花生醬多士,這個習慣已持續20多年。他推斷患者的肝癌很可能就是長期食用遭受「黃麴毒素」污染的花生醬所導致。

 

黃麴毒素為一級致癌物 多種常見食品易受污染

 

  劉博仁指出,黴菌毒素可致癌,其中「黃麴毒素」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最高等級的一級致癌物。這種毒素與多種癌症密切相關,如肝癌、腎癌和胃癌,特別是肝癌。

 

  劉博仁表示,遭污染的花生粉或花生醬、豆腐乳、臭豆腐、粟米,甚至遭污染的咖啡粉等食品都可能含有黃麴毒素。他提醒,若要食用這些食品,應盡量選擇「新鮮現做」為原則,才能有效減少接觸黴菌毒素的機會。

 

醫生建議:帶殼新鮮花生較安全

 

  對於喜愛吃花生的人,他建議選擇「帶殼新鮮花生」,這樣可以減少黃麴毒素污染的機會。透過選擇適當的食物,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有效避開健康風險。

 

同場加映|4大類致癌物

 

  台灣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生曾在《早安健康》撰文,引述世界衛生組織定義4大類致癌物如下:

 

世衛認證4大類致癌物

 

1級致癌物:確定是致癌因子

⚠ 毒素:黃麴毒素、石綿、輻射、酒精、煙草等

⚠ 病毒類:EB病毒、幽門螺旋桿菌、B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人類乳突病毒

 

2A級致癌物:極有可能是致癌因子

⚠ 如:高温油炸時釋出的物質、苯乙烯、乙醛、紅肉、有機磷除草劑Glyphosate、DDT等等

 

2B級致癌物:可能為致癌因子

⚠ 如:汽油引擎廢氣、極低頻磁場、射頻電磁場(radio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鉛等等

 

3級致癌物:無法歸類為致癌因子

⚠ 今如:咖啡、極低頻電場、甲苯、次氯酸鹽、原油、汞、乙醯胺酚、抗生素安比西林

 

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10大致癌成因

 

  對於致癌成因,劉博仁醫生綜合出10大成因,分別與生活習慣、飲食和家族史有關:

 

1. 癌症遺傳基因

2. 吸煙

3. 感染

● 胃癌:幽門螺旋桿菌

● 肝癌: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

● 子宮頸癌、口腔咽喉癌、生殖器官癌症:人類乳突病毒HPV

● 鼻咽癌: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4. 檳榔

5. 酒精

6. 游離輻射或紫外線

7. 荷爾蒙

8. 霉菌毒素

9. 職業因素

10. 飲食因素

● 加工肉品、紅肉

11. 其他因素

● 長期壓力過大、長期睡眠不足、長期不運動、肥胖、嗜吃甜食、糖尿病等

 

資料來源:營養功能醫學專家 劉博仁

 

同場加映|肝癌8大成因

 

  肝癌屬本港癌症殺手之一,每年新症數目約有1,800宗,有7成半是男性,平均發病年齡為63至69歲,死亡人數逾1,500人,且4成肝癌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肝癌主要有8大成因:

 

1. 乙肝病毒

全世界有55%的肝癌是由乙肝病毒傳染引致。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患肝癌的機會,較非乙肝病毒攜帶者大約高100倍;在這群長期帶病毒者中,有4分1人會演變成肝硬化,導致肝癌。

 

2. 肝硬化

感染乙型肝炎者會隨病情進展而出現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有研究發現病毒的活躍性愈高時,肝細胞被破壞的速度會愈快,所以病人很快便有肝硬化或慢性肝炎。

 

3. 丙型肝炎

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攜帶病毒者,患肝癌的機會大約高150倍。

 

4. 酗酒

長期飲酒過量會引起與酒精有關的肝硬化,而肝硬化可演變為肝癌。濫用酒精的乙型肝炎帶病毒者,患肝癌的機會較一般的帶病毒者高2倍。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

肥胖、糖尿病、其他代謝紊亂疾病均會使到肝臓損害,導致肝硬化及肝癌。

 

6. 進食有毒素的食物

花生及穀類果實中所發現的黃曲霉毒,在動物實驗中已被證實可致肝癌。

 

7. 長期受到某些環境、污染物侵害

 例如吸入製膠廠使用多的聚氯乙烯。

 

8. 膽管炎或先天性總膽管囊腫

可引致膽管細胞瘤。

 

資料來源:醫院管理局智友站

 

肝癌9大常見徵狀

 

  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暨外科專科醫生潘冬平曾指出,早期肝癌沒有痛感,即使有腹痛也難以分辨,故證實患上時往往已屬晚期。由於肝臟具有自我修復功能,即使只剩下一小部分仍能繼續正常運作,故此其早期病徵並不明顯,但隨著腫瘤逐漸增大時,會出現以下9大常見徵狀:

1. 右上腹疼痛

2. 發燒

3. 皮膚及眼睛泛黃

4. 腹部腫脹

5. 小便呈茶色大便呈淺灰色

6. 食慾不振

7. 噁心

8. 體重下降

9. 疲倦及虛弱

 

資料來源: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

 

7招預防肝癌

 

  由於肝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不少病人發現患癌時已屆中晚期,肝癌的治療相對困難,故此預防遠勝於治療,以下7招有助預防肝癌:

1. 切勿吸煙

2. 節制飲酒

3. 作息定時,多吃蔬果水果

4. 預防乙型肝炎

若家中成員患有乙型肝炎,其他成員應及早接受血液檢查,以確定有否受感染或體內已有抗體;若未受感染者應接受乙型肝炎免疫注射,疫苗須在6個月內進行3次注射


5. 使用安全套;勿共用針筒

乙型和丙型肝炎皆可透過人的體液傳染,因此不安全的性行為或共用針筒都可以傳播病毒。


6. 妥善貯存食物

某些食物如貯存在濕熱環境中的花生、穀殻和粟米等,容易發霉而產生黃曲霉毒素,可以增加患肝癌風險;應貯存在涼快及乾爽的地方,以防發霉。

7. 定期跟進病情

乙型肝炎帶病毒者,應定期跟進病情,有助及早察覺是否患病。

 

資料來源: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