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化道具

我的文化道具

lolo
綠路閑人

  不同圈子的人總帶點不同的氣質,在那圈子浸淫越久,那股味道越是濃烈,此乃有諸內形於外的表現;在眾多圈子之中,我比較嚮往文化圈,自知不足,成不了文化人,卻千方百計抄小路、充冒牌,致力攀附。

 

  我無意毀謗,甘冒開罪天下一概「真。文化人」也得說一句,裝作文化人,似乎較混入其他圈子容易,皆因文化人的「道具」成本相對低。

 

  最簡單莫過如背包永遠帶著小讀物一本,在公眾場合如地鐵車廂內,把小本攤張開來,是否認真閱讀,視乎個人選擇,但當全人類都在撥玩手機之際,一書在手已然穩勝,文化氣質即時浮現!

 

  膚淺?造作?哈哈,我認 …… 但老老實實,帶在身邊的小本,還是我真想讀的,並非純作道具!

 

 

  另一道具就是「咖啡」,低成本之餘又是我的最愛!

 

  一杯咖啡,平的貴的也不過區區數十塊,拿在手裏,彷彿聽到咖啡豆磨打的聲音、嗅到咖啡豆煮沸起來的香氣;最具文化氣息的一幕,當然是在咖啡店坐上一、兩小時,呷一口咖啡、讀幾頁書,華麗轉身,混水摸魚,活脫脫又是一個文化人。

 

  書本、咖啡此等道具以外,我還要加點精緻文具:一本形格的記事簿、一支慣用的筆桿、一片心愛的書籤,把讀著的窩心話一字一句抄錄下來;扮作文化人,練練字,自身固然受惠,形象上也順理成章、天與人歸!

 

  網羅書店、文具、咖啡館於一身的小店,在台灣,十步芳草,在香港,基於土地問題,難矣;難歸難,不等於沒可能!近日在新界葵芳這個老化小區,便找到這樣的一道清泉……

 

 

  小店空間有限,寸土寸金,店主竟然願意分割一半作為文具展示專櫃;根據我多次親臨觀察,顧客對於各式文具,還是以觀賞讚嘆為主,縱然成功出售,相信回報怎也不及賣餐來得吸引。

 

  店主視文具為文化工具,小店遂以Toolss名之,那份重視那份堅持,乃尊重精神文明的透徹體現!

 

 

  答應過店主不會近距離拍攝店內的文具產品,各路閑人真喜歡的,惟有親自走一趟,順道嚐一口三文魚意大利飯配一杯Long Black,my favorite! 

 

 

  文化道具不需太多,點到即止,就這三數樣,形態上已具神韻,內涵如何,不隨便開口胡謅,出洋相的機會不大,一路走來,我也扮得似模似樣啊!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3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