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告訴你,甚麼叫政治逼害?

屈穎妍
暢所欲妍

  上星期,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港專)畢業禮上,有十多名學生在奏國歌時拒絕站立,結果全被校長趕離場。

 

  這是一場有預謀的演出,畢業禮本來是一個沒邀傳媒出席的校內活動,有學生事先以家長名額取入場劵,讓《蘋果日報》及《香港01》的記者混進會場,然後拍攝鬧事片段,被逐離場後,黃媒更一直以鏡頭狙擊校長陳卓禧,其中一女同學更無禮地做導演說:「影多啲,影佢(校長)個衰樣!」

 

  事與願違,一段簡單師生對話讓大眾看到,校長沒有「衰樣」,學生倒是「樣衰」得很。

 

  「港專遠在97前已是一間愛國學校,從成立開始已掛五星旗、唱國歌,我們因此受殖民地政府打壓,資助被取消,校舍被收回,但我們沒放棄過愛國立場。如果你進來時不知道,那你就是揀錯學校!」校長陳卓禧說得義正辭嚴。

 

  社工系畢業生余啟濤說:「我們不唱國歌不代表不愛國,正因為了解國情,知道中國政權動盪,並非為人民服務,作為社工學生更應企出來發聲……」

 

  對今日國家用上「動盪」這形容,證明他們對事物不求甚解,故畢業這天才知自己唸的是愛國學校,實不足為奇。

 

  「港專」前身其實是勞工子弟學校旗下的旺角工人夜校,五十年代時為工人提供掃盲教育及技術訓練,解決戰後勞工失業失學問題,回歸後,才逐漸發展成今日這間以職訓為主的大專院校。

 

  愛國學校在殖民地年代如何被打壓?我倒是很有體會的。

 

  我小學、中學唸的也是愛國學校,當年稱作「左派學校」,這些學校是香港教育制度下的棄兒,政府一分錢都不資助,學校營運全靠微薄的學費收入,故老師薪金很低,學生出路也窄。

 

  當年的政府工和紀律部隊一律不收愛國學校學生,因為愛國是一個原罪,跟有案底和精神病一樣,過不了殖民地的品格審查,於是我們的畢業生,只能到國貨公司、中資銀行、中旅社等機構工作。

 

  小時候我很想當童軍和少年警訊,但原來所有制服團隊都不會跟愛國學校合作,外面的課外活動通通沒我們份兒,想玩的話只能參加自己學校搞的興趣班。

 

  自力更生也能闖出一片天,沒政府資助、沒名氣教練,我們的舞蹈、中樂、體操,卻一直能在學界比賽中贏得最高榮譽。我就有位師兄是體操王子,連續多屇拿下男子全能冠軍,代表香港參加亞運會,與國家隊的李寧同場較量。

 

  這類學校,回歸後才開始陸續申請直資,擺脫艱苦經營日子,港專也是其中一,曾經走過漫長的政治逼害路,終於等到五星紅旗飄揚的日子,你說,這國歌,是不是特別意義深遠?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42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