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九鼎」成為港人的緊箍咒

岑逸飛
論盡中港台

  踏入2018年,港人已被「一地兩檢」的風風雨雨嚇得花容失色。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設立口岸實施「一地兩檢」,對本港經濟顯然有利有弊。2010年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其常務所長莊太量,便認為「一地兩檢」相較於「兩地兩檢」,最大好處是方便和省時,一年可以為市民省下3900萬個小時,所帶來的社會價值,可能超過高鐵的800億成本。莊氏又指出,高鐵還可以帶來延伸的經濟效益,例如為香港帶來更多商機,也可紓緩東鐵線和落馬洲支線的交通壓力,更可考慮在高鐵沿線置業,因為內地樓價比香港便宜。

 

  高鐵的經濟效益無庸置疑,港府提出「三步走方案」加以配合。第一步是內地與香港特區達成合作安排;第二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批准及確認;第三步是香港特區通過本地立法實施。如今這個方案已走完了前兩步,只須第三步完成就可正式運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已於去年12月27日全票通過,批准高鐵實施「一地兩檢」。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希望最遲今年2月初向立法會提交《合作安排》草案,爭取在暑假休會前獲得通過。

 

  估計這個「一地兩檢」草案交上立法會審理,進行首讀、二讀及完成三讀等整套程序需時。鑑於如今反對之聲不絕,主要是針對「一地兩檢」是否違反《基本法》的爭議,令「一地兩檢」草案已成為燙手山芋。全國人大常委會指「一地兩檢」只會對內地口岸區乘客作出限制,和《基本法》第18條規定的「整個香港」範圍完全不同,沒有抵觸。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更在人大記者會上明言,人大的決定具最高法律效力,「一言九鼎」。

 

  李飛「一言九鼎」之說,馬上令香港不少法律界及政界人士如驚弓之鳥,指人大常委會的法律解釋「難以令人信服和令人不滿」。而事實上,「九鼎」據傳是禹在建立夏朝後,用天下九牧所貢的金鑄成,象徵九州。《春秋公羊傳註疏》認為「九鼎」代表天子地位:祭祀的時候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可見「一言九鼎」之說已隱然暗示人大常委會是最高權威,地位凌駕《基本法》之上。

 

  香港大律師公會對於人大常委會的決定,終於發表聲明,指出這是「回歸後在香港特區落實執行《基本法》的最大倒退,嚴重衝擊『一國兩制』的實施及法治精神」。法律界人士有此疑慮可以理解,因為人大常委會也許是為了方便港人及照顧經濟效益而作此決定,但按照普通法的思維,有所謂「遵循先例」(Stare decisis),判案時若有先例可援,就具有法律約束力,法院以後面對相同問題時必須作出同樣判決的原則。所以「一地兩檢」的「一言九鼎」說法,此例一開,日後類似事件恐怕陸續有來,讓香港的施政主軸也許變成「北京化」。

 

  除非人大常委會明言「一地兩檢」的做法,是「只此一次,下不為例」。但人大常委會沒有這樣說,特首林鄭月娥也不肯這樣說,於是港人馬上做了孫悟空,而「一言九鼎」則變成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緊箍咒一唸,港人難免寢食難安。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56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