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打貿戰 是打命

石鏡泉
政經頑石不低頭

  貿戰,是近日投資市場上的話題。但真是貿易戰?不是,是命戰。先看這個︰

 

  「華為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陳黎芳4月20日在華為新員工座談會上講話說到︰『我們要正視美國的強大,看到差距,堅定地向美國學習,永遠不要讓反美情緒主導我們的工作。在社會上不要支持民粹主義,在內部不允許出現民粹,至少不允許它有言論的機會。全體員工要有危機感,不能盲目樂觀,不能有狹隘的民族主義。』

 

  「為甚麼我們要堅定的向美國學習?真正的美國製造,你了解多少?

 

  「我們不要小富即安,我們不要以為手頭有幾個活錢就了不得,如果產業沒有增長潛力,沒有附加值,沒有『金剛鑽』,光做牛仔褲和運動鞋,不管做得多好,做得多大,都不可能趕上美國。都還是農民工進城。

 

美國科技水平遠勝中國

 

  「想趕上美國,不但要有中國自己的通用電氣、波音,也要有中國自己的諾斯洛普格拉曼、霍尼韋爾、洛克希德.馬丁、雷神、湯普森.拉莫.伍爾德里奇、聯合技術、利頓工業、達信、CSC、ITT、聯合防務、休斯電子、L-3通信、艾連特技術系統、哈里斯、羅克韋爾、阿爾康工業、韋里迪安、西利康圖解計算、布茲.阿倫.哈密爾頓、普利邁克斯技術、米特里、EGG、DRS、泰里達因技術、列.謝格勒、裝備支援系統、蒂坦、安特翁、AM General、電子數據系統、奧什科什、庫比克等等,更要有中國自己的陶氏、亨斯曼、PPG、伊士曼化工、孟山都、道康寧、惠普和安捷倫、IBM、泰科、英特爾、卡特彼勒、德爾福、杜邦、江森自控、思科、3M、迪爾、固特異、施樂、艾默生、惠而浦、摩托羅拉、朗訊、輝瑞、羅氏、禮來等等。

 

  「上述這些企業加上普林斯頓、哈佛、耶魯、斯坦福、伯克利、加州理工、麻省理工、芝加哥、哥倫比亞等大學才是美國綜合國力的支柱,才是美國驕傲的本錢,才是美國強大的原因。

 

  「經過我們這30年奮力追趕,我們與美國距離雖然不是差十萬八千里了,但是還差得遠。舉例來說,在複合材料領域,杜邦積累的工藝數據,就是目前我國已經掌握的數據25倍以上,在渦扇發動機領域,我國做完的材料和工藝試驗數量,不過GE的5%而已。

 

  「其他領域差距同樣大,尤其是微電子、精密儀表儀器(現在國內大企業沒有安捷倫儀器的實驗室都不好意思給別人打招呼)、傳感器、精細化工、複合材料、特種金屬材料、精密陶瓷材料等等,差距還甚遠。

 

  「單單是機械製造領域,我們在高檔數控系統,數字化工具系統及量儀,高檔DCS、FCS和PLC,渦扇發動機智能控制系統,與美國就有20年的巨大差距。

 

  「在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方面差距更大,在高精度、高穩定性、智能化壓力、流量、物位、成分儀表與高可靠執行器,智能電網先進量測儀器儀表(AMI),材料分析精密測試儀器與力學性能測試設備,新型無損檢測及環境、安全檢測儀器,國防特種測試儀器等各類試驗設備,我們基本全部依靠進口,被瓦森納協定禁運的,只能依靠隱蔽戰線同志們冒險。

 

  「至於高可靠性力敏、磁敏等傳感器,新型複合、光纖、MEMS、生物傳感器,儀表專用芯片,色譜、光譜、質譜檢測器件;高參數、高精密和高可靠性軸承、液壓/氣動/密封元件、齒輪傳動裝置及大型、精密、複雜、長壽命模具;高檔(尤其是軍品級別)電子器件及變頻調速裝置等等,都只能依靠進口或特殊手段取得。

 

  「美國製造業目前結構的優化程度是超出大家想像的,石油煤炭這種依賴資源的產業佔比很低,消耗能源的汽車產業佔比也不高,讓人意外的是化工和機械這兩個產業,佔比非常高,而且這兩個產業,美國在技術上有絕對領先優勢。

 

  「2013年,化工產品(包括製藥)+塑料橡膠佔全部製造業產值的19.5%;食品飲料佔10.8%;電腦電子佔9%;金屬材料佔8.7%;機械產品佔7.8%;汽車產品佔6.1%;航天運輸5.9%;其他產品4.5%;石油煤炭4.4%。

 

  「不要小看美國的製造業,沒有美國製造業,我們的數控機床、電子工業、能源工業、精細化工業和部分軍工產品全部或部分,都要完蛋或性能大打折扣。」

 

中國今時欠顆謙虛的心

 

  華為的陳黎芳講的一點不錯,今時中國的科技水平和美國確尚差得遠,不要說別的,光是說中國今時傲視全球的移動經濟,WeChat Pay、淘寶、中國電網、配電、高鐵,都是靠互聯網,而今時的互聯網制式IPv4是百分百美國產物,在克林頓任總統期間,他簽了IPv4應用的中立書,即任何人都可用這個制式,至於除了歐洲及美國一些盟友可以有個分站外,任何的互聯網都是要聯繫到美國的主機,如果美國按下掣,封鎖了某些網址,則這個網址的一切聯繫和活動就瓜得。美國在對付伊朗時,就曾做了這一手,迫使伊朗的核計劃要轉回到文字與紙作記錄。

 

  全球都知道IPv4為美國所控,一定有問題,所以就在構建個IPv6,中國也有份,不過這個IPv6尚要些時間才建成,建成後亦要5至10年,由IPv4移至IPv6,所以不要講中國跟美國的主體科技公司距離有多遠,光美國有這個IPv4的控制權,已可置中國於死地,怎辦了?

 

  所以中國要有2025。確實,在以前中國對外國科技是︰偷、抄、老翻,但今時中國是肯︰⑴以市場換技術;⑵收購、合併,用錢買;⑶學習、自主研發。美國感到威脅,就叫你中國不要搞2025,即係中國永遠不可在科技上趕上我美國,這是可接受還是不可接受?答案是明顯的。

 

  說是一年3,000多億美元的貿赤(其實要減回2,000多億,由美國公司如蘋果、高通等從台灣、南韓、日本運去的電子零件,實際中美貿赤只千多億),中國一定肯給,因為這是公平,更何況中國今時有錢。

 

  中國今時欠的,仍是顆謙虛的心,學人家的好處,不要只識揸法拉利四處撞,謙厚是今時不少年輕一代人所欠的。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9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