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德關係看劉霞獲釋

岑逸飛
論盡中港台

  7月13日是諾貝爾和平奬得主劉曉波逝世一周年。中國外交部聲稱是「依法處理」,證實劉曉波遺孀劉霞已於7月10日離開北京,取道芬蘭到德國接受治療。幾乎與此同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剛在柏林會談,觸及人權等問題,而就在大約10小時後,中國便釋放了劉霞,難免令人猜想,今次安排,很可能與總理李克強在德國訪問有關,甚至牽涉中美正在進行的貿易戰。

 

  劉曉波在去年7月因患癌而撤手塵寰,而其遺孀劉霞,並無觸犯任何中國刑法,卻被當局軟禁,剝奪其人身自由,期間劉霞父母先後雙亡,胞弟劉暉更被當局以詐騙罪判監11年。劉霞經歷種種打擊,面臨崩潰,患上抑鬱症、嚴重失眠及心臟病。難怪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劉霞獲准出境治病,是「人道主義的表現」。

 

  但「人道主義」也要因緣際會,才能有發揮機會。劉霞獲釋,要感謝的第一恩人,是德國總理默克爾。事實上,在劉曉波去年證實患癌後,德國外交部已表示希望中國能以人道立場,讓劉曉波及劉霞離開,德國會提供治療。當劉曉波逝世後,默克爾更表示,他是一名「為公民權利和言論自由的勇敢鬥士」,德國外交部長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更發表長篇悼文,呼籲中國政府立即給予劉霞和她的弟弟劉暉前往德國。

 

  現時的中德關係,被雙方定義為「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德國總理默克爾任內已10次訪華,創下西方在任領導人訪華次數之最。2016年起中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德貿易額佔中國與歐盟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兩國關係進入迅速發展階段。在2016年杭州G20峰會上,習近平表示,願意在最高層面上「加強中德關係」,願意在雙邊層面上,加強在「革新、網路、智慧生產、金融、能源、環保和生態發展」等領域加強合作。

 

  默克爾在今年訪華期間,已曾向習近平、李克強提出劉霞個案。這次李克強訪問德國,默克爾顯然又向他提及劉霞的情況。正好中美現時正爆發貿易戰,中國的政策是聯歐抗美,歐洲各國尤以中德關係最好,兩國的貿易金額大有上升空間,因此大可估計中國願意給予德國天大面子,釋放劉霞來換取歐洲在中美貿易戰的助力。

 

  李克強與默克爾的會談在德國時間7月9日中午、議題觸及兩國經貿合作、共同維護自由貿易以至人權問題等。兩人會後更見證兩國企業,簽訂總值約200億歐元(折合約1846億港元)的商業合作文件。就在會談結束後,西方媒體已傳來劉霞重獲自由的消息。因此有理由相信,中國當局速放劉霞,也許是強烈回應德國訴求,其特殊考慮,是應對當前的中美貿易戰,欲與歐盟國家鞏固關係,尋求中歐聯手,對抗美國。不過,中國這一步棋是否妙著,尚要觀察下周(7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開的中歐峰會有何成果。

 

  佛家說凡事都要看因緣和合。這次中美貿易戰的因緣,改變了國際政治博弈的遊戲規則,同時也改變了劉霞的命運。如果不是這場中美貿易戰,北京也許不會這麼快讓劉霞離開中國。現在,中國迫切需要德國和歐盟,才讓劉霞得償所願,真的要為她祝福。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3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