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02
十二月
尖沙咀 Lost Stars Livehouse Bar & Eatery|Bossa Nova天后小野麗莎重臨香江!Lisa Ono 2025 with Patrick Lui 尖沙咀 Lost Stars Livehouse Bar & Eatery|Bossa Nova天后小野麗莎重臨香江!Lisa Ono 2025 with Patrick Lui
尖沙咀 Lost Stars Livehouse Bar & Eatery|Bossa Nova天后...
推介度:
02/12/2025 - 03/12/2025
29
十一月
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渣打藝趣嘉年華與民共樂 25 年「夜光巡遊」睽違七年載譽重臨 11 月底點亮銅鑼灣 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渣打藝趣嘉年華與民共樂 25 年「夜光巡遊」睽違七年載譽重臨 11 月底點亮銅鑼灣
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渣打藝趣嘉年華與民共樂 25 年「夜光巡遊」睽違七年載譽重臨 11 月底點亮銅鑼...
推介度:
29/11/2025 - 30/11/2025

加快引入海外醫生莫遲疑 盡快改革拯救醫療體系

加快引入海外醫生莫遲疑 盡快改革拯救醫療體系

林奮強
盛衰關鍵

  上月初(4月3日),醫務委員會(醫委會)否決了放寬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期安排的全部4個方案,引起相當爭議。該會將於下周(8日)就此議題重開會議。筆者不打算探討方案細節,反而針對醫療人手短缺,宏觀分析一個最基本問題︰香港到底缺多少個醫生?

 

 

  本欄早前詳述香港公營醫療體系需要擴充至少6成,即在現時2.7萬張公院病床上,增加1.6萬張。隨著硬件增加,若軟件(即整體醫護人員)亦同步增加6成,等於需增加近9,000人!

 

  換個角度看此數字︰團結香港基金上月發表研究報告,指本港每千人口只有1.9名醫生,而新加坡則有2.4名;經合組織(OECD)國家更高,達3.4名。若我們要追上這些水平,則要增加3,400名(新加坡)至1.1萬名(OECD)醫生!即使取兩者平均,也要逾7,000名醫生-等於把現時全港醫生數目增加逾半!故此,增加9,000名醫生絕非信口開河,而是相當實際的目標!

 

公院醫生退休潮 流失嚴重

 

  問題是,隨著工作量爆煲,加上醫生退休潮,公院人手流失愈見嚴重︰近幾年,公院每年入職約500名新醫生,但因不同原因離職的醫生卻高達300至400人,結果公院醫生人手淨增長平均只有100餘名!相比上述的9,000名短缺,即按現時步伐,我們要近90年才能填補此缺口!

 

  更尤甚者,公院流失的醫生,愈見集中於有經驗的一群。按職級劃分,公院顧問級醫生(教新醫生的師傅)的流失率不但最高,流失率的上升幅度也是最快!其次則是高級/副顧問醫生(幫助師弟師妹的師兄師姐)-試問哪個醫生能無師自通?在討論數量嚴重短缺時,我們也得問,香港以後的醫療質素會不會像私樓供應般「斷崖式下跌」!

 

 

  過去10年醫管局處理病人個案上升了43%,但因資源所限,醫生只增加了24%。加上科技進步,帶來更多的檢驗及診斷過程與跟進,公營體系醫生的工作量自然百上加斤!

 

  當人手短缺數以千計,而每年淨增長的醫生只是數以百計(再過幾年醫生退休潮加劇,可能數以十計!),問題如何解決?其實,人口老化不比樓市股市,是極易預測、推算基本上不會出錯的現象,要全面妥善應對亦不是一天半天的事。因此,制定並落實人口老化政策,必須盡早籌謀規劃!

 

港醫生增速緩慢 極需開源

 

  在這方面,新加坡的經驗絕對值得借鏡。該國早於2004年成立「老齡化問題委員會」(Committee on Ageing Issues,CAI),籌劃老齡政策;2012年更公布《醫療藍圖2020》,提出在2020年大增醫護人手5成,措施包括加開第3所醫學院,醫生學額由316增至500名(超越了香港)、護士學額由1,700大幅提高6成至2,700個、吸引國外畢業醫生到該國等。

 

  事實上,香港醫生數目增速平均而緩慢,彷彿香港人口沒有增加、不會老化!相反,獅城則及早作好準備︰由2003年至今本港醫生總數只增加了30%,新加坡則已增加113%!若按兩城規劃,及至2020年,本港醫生將增(相比2003年)36%,而獅城則將增144%,增幅相差3倍!繼續按此路徑移動,到2026年香港增幅仍只是47%(新加坡在2010年已達此增幅),獅城則達219%,相差近4倍!(圖1)

 

  2003年,新加坡只有6,000多名醫生,香港則有逾1.1萬名,幾乎是前者的一倍。到2017年,兩者差距已縮窄至不足1,000名!按此趨勢,到明年底新加坡的醫生將會超越香港,但明明我城人口比星洲多出3成!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能在短時間內增加這麼多醫生,當然不是靠本地培訓。獅城第三所醫學院李光前醫學院在2013年才招收了第一批共54名學生,去年中才剛剛畢業。

 

  新加坡居然在15年內把醫生數目翻上一番,肯定是因為她容許認可醫學院畢業的海外醫生,免試免實習到當地執業2017年底,新加坡1.3萬名醫生中,4成是由海外醫學院畢業!

 

 

因極度保護主義 體系崩潰

 

  近日,該國宣布把認可的海外醫學院數目縮減,相信是過去10多年的政策已見成效,如今已可「加高門檻」,專注吸引全球最優秀的醫生!而即使新加坡對外「大開中門」,該國醫委會收到的投訴個案,由2008年的每千名醫生16.2宗的高位,輾轉下跌至2017年的11.9宗。明顯地,引入海外醫生並沒令醫療水平下降!

 

  正如醫委會前主席麥列菲菲直言,部分醫生是「極度保護主義」。她更指,豁免海外醫生實習期的方案應更寬鬆:「(在公營機構工作後免實習)一年都夠」。筆者絕對贊成之餘,還認為應效法新加坡,對認可名單醫學院畢業的醫生,免試免實習容許來港之外,當然還要大幅增加醫學院學額!救災如救火,如今香港醫療體系瀕臨崩潰,加上獅城的經驗珠玉在前,任何能盡快增加醫護人手的措施都應支持!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3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