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風雨二十五年

見證風雨二十五年

汪敦敬
樓市點評

  恭喜《經濟通》成立二十五周年,回顧香港,二十五年來滄海桑田,不單穿梭了兩個朝代(殖民地的港英年代和回歸後的中國特別行政區年代),也見證了西方由盛轉衰和中國的崛起!

  

  1994年其實是危機四伏的年期,《經濟通》就在此時誕生。

 

  1994年6月,香港的貸存比率竟高達1.78,即是說,有1元存款便借了1.78元貸款出市場,比後來1997年的1.58更高(2019年則是0.74),這正反映了1994年借貸過高,金融體系資金也相對不足。

  

 

  而1994年底,香港的M3(泛指總存款量)只有2.07萬億港元,去到1997年是2.87萬億元,2019年7月是14.57萬億,大家會發覺,香港的資金從沒有中斷地增加,這正是香港多年來仍是福地的原因!也是香港多年來不斷面對衝擊仍可迅速回復的基礎。

 

  1994年美國加息,香港追隨,最優惠利率上升200基點至8.5厘,顯然美國於當時開始「剪羊毛」,是一輪的量化貨幣後的回收美元時候,在當時來説可以是改革的開放後的重要金融考驗,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人民銀行行長的朱鎔基採取了宏觀調控,大量的措施出場,包括當時人民幣在短期內也貶值三成。

  

  美元上升加息,人民幣貶值,香港股市由1994年1月最高的12599點反覆跌至1995年1月最低6890點,在這個風雨飄搖的大時代中美前哨戰,《經濟通》的誕生肩負了重要的責任,在這風高浪急的大時代,普羅大眾如何掌握?《經濟通》就在這時間誕生並貢獻了普及的專業服務,配合精準的市場數據,保持市場透明度,令市場公平分配財富,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經濟通》是做到的,二十五年來都得到口碑!

  

  最後1994年的風高浪急,就在香港持續的高GDP增長,當年GDP增長是5.5%,以及持續的資金流入增加,於是去到年尾的時候,1994年全年樓價仍有9%升幅,甚至乎在風雨中作了更鞏固,令到後來直至1997年樓價還可以再升57%!

 

  二十五年後的今日,香港面對著新的考驗,筆者用一個正面的態度面對,我認為香港人同樣可以在危難中建立更堅強的生命力,而《經濟通》同樣會陪伴我們走到風雨過後,恭喜《經濟通》及感謝它對香港的貢獻。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0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