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19
六月
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香港管弦樂團:余隆 | 久石讓與布拉姆斯的音樂世界 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香港管弦樂團:余隆 | 久石讓與布拉姆斯的音樂世界
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香港管弦樂團:余隆 | 久石讓與布拉姆斯的音樂世界
推介度:
19/06/2026 - 20/06/2026
20
十二月
啟德主場館|《CTF Life 周大福人壽40周年呈獻:莫文蔚 THE BIG BIG SHOW》 啟德主場館|《CTF Life 周大福人壽40周年呈獻:莫文蔚 THE BIG BIG SHOW》
啟德主場館|《CTF Life 周大福人壽40周年呈獻:莫文蔚 THE BIG BIG SHOW》
推介度:
20/12/2025

【少肉趨勢】疫情爆發,全球人均肉類消費量減近3%!意味飲食新時代來臨?

【少肉趨勢】疫情爆發,全球人均肉類消費量減近3%!意味飲食新時代來臨?

楊大偉
Green Monday

  疫情全球爆發,所產生的影響和震蕩可謂無遠弗屆,當中也包括我們的飲食和消費習慣。根據聯合國的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人均肉類消費量將減少近 3%,為2011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與此同時,不同分析均預測下降的除人均消費量外,各地區的肉類總消費量也勢必下降。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轉變發生在一眾主要市場,包括「肉食大國」美國,據預測,美國的人均肉類消費量最快要到 2025 年後才有機會回復到疫情前水平。

 

  不同因素導致肉類消費銳減,產生最大影響性的當然是新冠肺炎疫情,過去肉類消費往往通過人們外出用餐時產生,但疫情下人人減少外出用餐,部分地區的餐廳甚至被逼停業,均削弱了肉類的需求。例如肉類消費量佔世界消費總量約四分之一的中國,目前已暫停了德國、美國、巴西、英國等23個境外肉類生產企業產品的進口*。另一個主要因素就是供應不穩,運輸停頓、供應鏈中斷均導致肉類消費量減少。

 

  疫情同時暴露了傳統肉類的供應及安全問題,以上的不同原因,並加上出於對環境問題的關注,令消費者更願意嘗試植物肉,疫情爆發至今數以百萬計的全球民眾改吃植物蛋白質食品,以香港為例,Green Common 產品銷售較疫情前多逾一倍,而其自家植物肉產品「新豬肉」的銷售更激增兩倍。

 

  除疫情激發新思維和個人層面的頓悟外,國家政策層面的推動也產生關鍵性的影響,例如早前加拿大政府為人民的健康著想,大幅推進素食市場的發展,宣布再投放一億加元發展植物蛋白市場。

 

  如果大家習慣了在疫情期間少肉的飲食,那麼是否意味著全球飲食新時代即將到來呢?

 

資料來源:Food Outlook – Biannual Report on Global Food Markets

* China suspends imports of meat products from multiple countries after virus detected on packag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