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應早日全民驗疫

香港應早日全民驗疫

雷鼎鳴
雷鳴天下

  鍾南山說,肯定新冠病毒在香港社區傳播,感染人數並不如在西方社會中幾何級數式的上升或連鎖反應式的人數增加,現在是處於拉鋸戰。他建議全民驗測,中了招的人要迅速隔離醫治。

 

 

  我完全同意鍾老所言。拉鋸戰顯示,港人因為肯用口罩及大多都遵守社交距離,比美國人的自由散漫,在抗疫上優勝得多,所以尚未似美國般的大爆發。但拉鋸戰也顯示,疫情尚未受控,一時疏忽,局面便難以收拾。就算拉鋸持續,經濟也會沒完沒了的受困,香港社會只是在浪費時間。

 

仿效內地 降低驗測成本

 

  不去作全民檢驗是毫無道理的。武漢做過,成績卓越,發現了有幾十人有感染但沒有病徵,他們也被迅速隔離起來。因為進行過全民檢驗,科學家對此病毒傳播的方法也增進了認識,北京一度有小爆發,也被迅速地控制下來。

 

  我們可算一盤經濟帳。全民驗測的成本多少?這當然要看驗測的途徑。若個別人等找香港的私人醫療機構,較便宜的是950港元,但在內地,因試劑可大規模購買,買家有強大的議價能力,據說每份試劑成本10多元人民幣便可以,再加上人工及其他費用,每次驗測費用100至200元人民幣。香港政府若要節省成本,與內地的一些省份合購試劑,同樣也可壓低成本,就算本地的醫療科技人員(其實驗測是很技術性的工作,毋須用到醫生)昂貴,也可邀請內地人員幫助。若政府果斷地頂住醫療界某些人的保護主義,如武漢般進行氣魄宏大的檢驗750萬人口,每人就算成本300元,也就只是22.5億港元而已。

 

  其實這已高於武漢的成本,記憶所及,武漢有千萬人口,但只用了10億元人民幣左右,每人不足100元。武漢根據頂級學術期刊《刺針》(Lancet)所刊登的一篇論文,把每10個人的樣本混在一起,如果此樣本屬陰性,則這10人無感染,如果是陽性,則此10人每人重驗一次,看看誰人有感染。

 

  此方法會否驗錯?根據研究結果,準確性及敏感程度都極高,就算20多人的樣本混在一起,效果仍佳。此種方法不但節省成本,而且在幾星期內便驗了千萬人口,節省時間,記憶中,德國也有用此方法。不明白政府為何縮手縮腳,如此缺乏擔當?

 

  假設香港檢驗的成本高於武漢,用私營機構每人950元的成本,總成本不足72億港元。若能把每人平均成本合理地壓至300元,正如上文所述,總成本只是22.5億港元而已。若用武漢的所謂Pooled Sampling方法,成本更低。

 

提早控疫 減少經濟損失

 

  香港去年的GDP每星期平均大約560億港元,今年就算有10%的萎縮,每星期的GDP仍等同500億元左右。若全民檢驗的方法有可能把嚴控到疫情的日期提早幾周以上,使經濟損失減少,按上述數字猜測,若能早日全面重啟經濟,每周或可減少50億元的損失,1個月下來,便是200億了,與上述的22.5億成本相比,成本效益豈不一目了然?就算這些估測有些偏差,政策的合理取向也是十分明顯。

 

  希望香港政府不要再繼續蹉跎歲月,早日排除利益團體的干擾。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29 comment ...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
香港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