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黨冒起!工黨急轉右?英國擬借鏡丹麥,嚴改難民政策
英國的非法移民問題幾乎成了歷屆政府的「燙手山芋」,不論保守黨還是工黨都曾面臨民意與操作上的雙重壓力。隨著改革黨(Reform UK)打著「零移民」旗號聲勢日漸高漲,偷渡英吉利海峽的小艇仍時有發生,工黨也開始緊張,並計劃借鏡丹麥模式,對難民政策進行嚴格改革。
英國內政大臣馬曼婷(Shabana Mahmood)近日宣布的難民改革,被稱為英國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庇護政策變革。核心措施包括:難民身份將變為「臨時」,每2.5年審查一次;申請永久居留的居住年期要求將由5年增加至20年。與此同時,政府將收緊每週福利金及房屋資助政策,可拒絕向有能力但選擇不工作或違法的人提供援助。

更具爭議的是,在人權法律方面,內政部正在重新思考如何運用歐洲人權公約(ECHR)中的第8條(家庭生活權)和第3條(禁止非人道對待),以便更方便遣返。這些措施與丹麥模式相似:丹麥對家庭團聚有嚴格限制,給予臨時居留並定期覆審。
歷屆政府在移民問題上一直進退兩難。保守黨強調邊境控制、驅逐非法入境者,但成效常被質疑效率低、制度漏洞多;小艇跨越英吉利海峽的事件屢見不鮮,而庇護中心資源不足更被媒體放大報導。工黨傳統上秉持人道主義,對庇護者提供較多支持,但面對中間派與右派選民壓力,也不得不採取強硬政策,否則在移民議題上容易被邊緣化。

然而,這條路並非沒有風險。很多人權組織批評,「丹麥式」改革可能削弱對庇護者的保障,造成新的社會裂痕。若過度強硬,將違背庇護制度對生命與家庭的基本保護。工黨內部也存在分歧:部分左派議員憂慮,這種政策可能使工黨逐漸偏離其傳統社會正義立場。
對在英港人(BNO 持有人)來說,這次政策本身影響有限。大部分港人是透過合法簽證來英,與難民制度並不重疊,但政策硬化帶來的社會氛圍變化值得關注,更嚴厲的移民措施可能引發激烈民意討論,影響社區態度、公共資源分配,甚至改變少數族裔的日常感受。對港人而言,社會對外來者的看法,仍是融入與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當整個社區都「排外」,就算取得公民身份,也再難融入。







Comment
暫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