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8/2025
展覽「莫臥兒王朝瑰寶」:跨越時空的藝術對話,一窺「泰姬陵」時代美學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V&A)合辦的「莫臥兒王朝瑰寶——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展出過百件莫臥兒王朝(1526–1857年)的珍貴文物,重點介紹三位對莫臥兒王朝和藝術文化發展有深遠影響的皇帝,展覽以此分為三個部份:新時代的開拓者──阿克巴皇帝(1556–1605年在位)、世界珍寶的探索者──賈漢吉爾皇帝(1605–1627年在位)、人間天堂的營造者──沙賈汗皇帝(1628–1658年在位),展示他們在位期間的珠寶、繪畫、兵器、紡織品、陶瓷、建築構件,觀眾能從中見到當時高超的工藝,及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美學。
興建「泰姬陵」深情皇帝
「莫臥兒王朝瑰寶」展介紹的三位皇帝,當中以沙賈汗皇帝為香港人喜愛。你或許記不住他的名字,一旦被告知是興建「泰姬陵」的深情皇帝,便恍然大悟。今次展覽的入口便以多媒體裝置重現「泰姬陵」的建築之美,裝置四周展出與泰姬陵主殿內的屏風相近的大理石窗屏,其紋樣設計和鏤雕工藝巧奪天工,花卉紋樣被映照到室內,為建築物添加詩意。
細緻逼真的花卉圖案,流行於沙賈汗皇帝時期,常見於珠寶、紡織品及冊頁邊框。此時亦是玉石、水晶等工藝的全盛時期,今次展出的花卉浮雕綠玉酒碗,以及茛苕葉形白玉酒杯,便是箇中珍品。另外,刻有多朝皇帝名字的桃紅色尖晶石,由科威特阿爾薩巴赫借展,亦是難得親睹的瑰寶。
螺鈿與昆丹,莫臥兒瑰寶的秘密
欣賞莫臥兒王朝的瑰寶,不能不識螺鈿及昆丹鑲嵌兩門工藝,阿克巴皇帝時期的古吉拉特邦儲物箱,便用上乘的螺鈿工藝,工匠將貝殼切割,打磨成上千片閃亮的組件,在儲物箱上砌出精緻的圖案,盡顯用家品味。
而於賈漢吉爾皇帝時期宮廷作坊製作的的戴勝鳥裝飾吊墜,工匠運用極為高超的昆丹鑲嵌工藝,將細小的祖母綠鑲嵌為戴勝鳥的眼睛。而戴勝鳥正是波斯智慧之王的象徵。
在今次展出的器物和畫作之中,都可見到莫臥兒王朝與其他國家的頻繁交往,以及對外來文化的兼收並蓄。本文特別精選十件精品。
阿克巴時期的古吉拉特邦儲物箱
阿克巴時期的拇指指環,結合伊朗、歐洲等地的文化元素發展出莫臥兒藝術的新樣式。
《阿克巴回憶錄》繪畫,記錄1571年阿克巴皇帝在德帕爾普爾接受阿茲姆汗的款待。
(圖左)賈漢吉爾皇帝統治時期唯一傳世的編織華蓋
賈漢吉爾時期戴勝鳥裝飾吊墜
賈漢吉爾時期的帶鞘坎查匕首,鑲有超過兩千顆寶石。
沙賈汗時期大理石窗屏
沙賈汗時期花卉浮雕綠玉酒碗
沙賈汗時期茛苕葉形白玉酒杯
刻有皇帝名字的尖晶石
「莫臥兒王朝瑰寶——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珍藏」展
日期:即日至2026年2月23日
地點:西九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詳情及訂票按此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陳敏兒經歷丈夫突然病逝,成立「幸福生活協會」,幫助照顧者。舉辦按摩工作坊,讓癌末病人都有幸福的感覺►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