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2025

電影《挑戰者》:鏡頭下,大汗淋漓的情愛博弈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朱相楠

    朱相楠

    大學生媒體導師、港大碩士同學會論文實習計劃得獎人,受多項政商界獎學金、實習項目等支援。中學時期開始自由撰稿,獲邀出席各大電影首映。高中起參與影視前期構思,着力開發原創劇本。後來躋身電影學院,創作涉獵劇情片、實驗影像、人工智能特效與現代詩等範疇。執導作品包括《愛情陌影》、《抵達之謎》、《破碎而燦爛的一切》。

    Instagram:@william__6223

    電影寓言

  兩男一女的情感周旋,杜魯福(Truffaut)的拿捏最典範。於是有意無意,黃修平一直酷愛《祖與占》(Jules and Jim),就連《看我今天怎麼說》也有些許端倪。但究竟這些年來,類似的風流夢,哪齣拍得環環相扣?《挑戰者》(Challengers)是其中一齣。

 

  第一印象中,《挑戰者》難免是《迷失決勝分》(Match Point)糅合《戲夢巴黎》(The Dreamers),網球、愛情熔於一爐。而看畢全片,《挑戰者》確實是三人行,但導演魯卡加達連奴(Luca Guadagnino)有別於貝托魯奇(Bertolucci)致敬新浪潮,又並非活地亞倫(Woody Allen)那般推崇運氣,而是大汗淋漓的情愛博弈。

 

《挑戰者》由Zendaya、Michael Faist、Hailey Gates合演。(電影劇照)

 

  《挑戰者》中,一場低級別網球巡迴賽,成為三角情慾的最終戰場。過氣球星Art(麥克·費斯 飾)與昔日天才Patrick(喬許·奧康納 飾)隔網對峙,而他們共同迷戀的網球女王Tashi(千黛亞 飾)冷眼旁觀,徬彿這場比賽早在她計算之中。賽事途中,開始跳脫敘事,倒帶至青訓營酒醉後的意外親吻、Tashi傷退後嫁給Art卻仍與Patrick藕斷絲連。當過去與現在相互碰撞,表面是Tashi周旋於兩人之間,實則她以情為餌,徹底釋放積聚已久的執念。可謂情慾紛飛之餘,更峰迴路轉。

 

  見情景緊密,導演的調度也不甘示弱。片中景別凌厲的切換搭以大量投球的特寫與慢鏡頭,都令人目不暇給。每一輪對決,鏡頭都在強調選手在肢體上的挑釁和力度,直到分出勝負,又迎來下一回合懸念的堆疊。結局呈現得尤為過癮,Art 與 Patrick把所有糾葛化為鬥志,一決高下。兩人棋逢敵手,主觀鏡頭(POV)交替切換,甚至跌入網球的視角,令觀眾瘋狂代入。低角度鏡頭(Low-angle shot)如期闖入,更強化角色的彪悍。漸漸地,僵局被打破,Tashi 在旁觀中精神為之一振,彷彿以最轟烈的方式,圓滿那場點到即止的纏綿。

 

《挑戰者》球場內外都驚心動魄。(電影劇照)

 

  除了調度花哨,《挑戰者》的配樂也張揚得過分。由頭到尾,特別是賽場的段落,電子樂震耳欲聾,渲染競技中狂熱的氣氛。搶風頭的程度,比肩把遊戲原聲帶移植到電影的《疾走羅拉》(Run Lola Run)。有傳言,歐洲青年把《疾走羅拉》當成「夜店電影」,派對上播映,即可狂歡。飛快的畫面雖不違和,卻成了陪襯。《挑戰者》無獨有偶,可以成為本世代的《疾走羅拉》。音樂一響,渾身是勁。

 

《疾走羅拉》作為湯泰華(Tom Tykwer)的成名作,以仿效遊戲闖關的形式,輪迴敘述一段命若懸絲的追逐。

 

  淺談了一些篇幅,似乎《挑戰者》已足夠熱烈。然而本屆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49)中,加達連奴新作《以你的酷愛垮掉我》(Queer)由瘋狂獵艷,到執著於靈肉相融,走火入魔。不但承繼了《挑戰者》的視聽能量,配樂滿天飛,往後超現實的程度,堪稱邪典。相比導演轟動一時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情慾流淌,卻是如夢初醒。現在加達連奴毫不矜持,勇悍至極。或多或少,是創作人開始豪邁,電影繼續生猛的開端。說他在進化,也不為過。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星二代」有甚麼壓力?姜大衛兒子姜卓文參加《造星》:雖然輸了比賽,但卻得到很多!分享如何學會面對問題及成長► 即睇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The Craft of Time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