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8/2025 18:20
《縱橫台股-朱晏民》三大利好支撐股市,持續力需續關注
《縱橫台股》今年以來,全球股市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動下頻頻刷新高位。從市場結構觀察,支撐本輪升勢的三大核心力量包括:AI需求持續強勁、關稅戰局勢緩和,以及美國通脹回落帶動的減息預期。然而,投資者在享受股市榮景之時,更需緊密關注這些利好因素的持續性與變化,因為它們將直接影響後市的走向。
AI資本開支與供應鏈能見度: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的資本開支計劃,是衡量AI產業景氣溫度的重要指標。近期,亞馬遜(US.AMZN)、微軟(US.MSFT)及Google(US.GOOG)等大型CSP均上調資本開支預算,主要用於興建AI數據中心及採購高階運算晶片,這些投資計劃不僅為AI供應鏈提供了清晰且穩定的需求能見度,也成為市場評估相關企業中長期增長潛力的重要依據。值得注意的是,這些CSP的資本開支總額高達3000億至4000億美元,其規模及節奏變化,對整個AI生態系統具備深遠影響。因此,投資者需密切追蹤各大CSP季度業績與管理層指引,以掌握AI投資步伐及結構性變化。
英偉達業績與市場訊號:作為AI晶片的領導者,英偉達(US.NVDA)的財務指引與業績表現,是市場信心的重要風向標。若其在未來的財報及財測中繼續上調出貨及營收目標,不僅可進一步鞏固供應鏈的訂單能見度,亦有助加強市場對AI需求屬「非短期炒作」的信心。相反,若英偉達釋出的前景指引低於預期,則可能引發市場對AI板塊估值過熱的擔憂,拖累相關股份表現。市場焦點現正聚焦於其將於美國時間8月27日公布的第二季財報。
關稅戰的真實影響:過去3個月,美國與多國的關稅戰確實往「改善」方向發展。歐盟、日本及韓國在與美方談判後,部分行業的關稅稅率得以下調或延後實施,暫時緩解了貿易不確定性。然而,美國由8月7日起正式對全球徵收平均約20%的有效關稅後,潛在衝擊依然存在,且影響往往並非即時反映,而是會隨著訂單遞延、成本轉嫁及庫存調整而逐步顯現。需特別留意的是,關稅政策可能導致「旺季不旺」的現象--傳統上,下半年為眾多行業的銷售旺季,但關稅成本上升或將壓抑終端需求,影響企業營收表現。因此,投資者需關注各行業的訂單能見度與庫存水平,並持續跟進進口物價指數(Import Price Index)、製造業PMI及零售銷售等數據,以判斷關稅對經濟及企業盈利的真實衝擊。
美國通脹與減息預期:美國最新的通脹數據持續回落,核心PCE及CPI等關鍵指標均顯示通脹壓力有所緩和,為聯儲局調整貨幣政策提供了空間。市場普遍預期,聯儲局或將於9月開始減息,並在未來一年內進行多次減息。然而,投資者必須意識到,關稅對通脹的傳導具備2至3個月的滯後效應,目前的通脹回落或僅為暫時現象,真正的考驗將在第三季末浮現。這種時間差,創造了政策制定的複雜性。聯儲局可能基於當前的通脹數據開始降息,但如果關稅導致的通脹壓力在年底重新浮現,聯儲局可能面臨政策調整的兩難。投資者需要為這種政策不確定性做好準備,並密切關注通脹預期指標的變化。因此,第三季末將是判斷通脹走勢的關鍵觀察期。若通脹重回上升軌,市場對2025年減息路徑的預期可能需要修正,這將影響高估值成長股與整體市場的資金流向。
總結而言,雖然關稅與通脹在未來數月或為市場帶來不確定性,但AI的結構性需求卻相對確定,並已廣泛滲透至雲端運算、工業自動化、醫療、零售及金融等多個領域,形成長期增長的核心動力。在多重利好因素支撐下,AI產業依然是下半年最具確定性的投資主題之一,為投資者提供相對穩定且可持續的增長機會。《凱基投顧董事長 朱晏民》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AI資本開支與供應鏈能見度: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的資本開支計劃,是衡量AI產業景氣溫度的重要指標。近期,亞馬遜(US.AMZN)、微軟(US.MSFT)及Google(US.GOOG)等大型CSP均上調資本開支預算,主要用於興建AI數據中心及採購高階運算晶片,這些投資計劃不僅為AI供應鏈提供了清晰且穩定的需求能見度,也成為市場評估相關企業中長期增長潛力的重要依據。值得注意的是,這些CSP的資本開支總額高達3000億至4000億美元,其規模及節奏變化,對整個AI生態系統具備深遠影響。因此,投資者需密切追蹤各大CSP季度業績與管理層指引,以掌握AI投資步伐及結構性變化。
英偉達業績與市場訊號:作為AI晶片的領導者,英偉達(US.NVDA)的財務指引與業績表現,是市場信心的重要風向標。若其在未來的財報及財測中繼續上調出貨及營收目標,不僅可進一步鞏固供應鏈的訂單能見度,亦有助加強市場對AI需求屬「非短期炒作」的信心。相反,若英偉達釋出的前景指引低於預期,則可能引發市場對AI板塊估值過熱的擔憂,拖累相關股份表現。市場焦點現正聚焦於其將於美國時間8月27日公布的第二季財報。
關稅戰的真實影響:過去3個月,美國與多國的關稅戰確實往「改善」方向發展。歐盟、日本及韓國在與美方談判後,部分行業的關稅稅率得以下調或延後實施,暫時緩解了貿易不確定性。然而,美國由8月7日起正式對全球徵收平均約20%的有效關稅後,潛在衝擊依然存在,且影響往往並非即時反映,而是會隨著訂單遞延、成本轉嫁及庫存調整而逐步顯現。需特別留意的是,關稅政策可能導致「旺季不旺」的現象--傳統上,下半年為眾多行業的銷售旺季,但關稅成本上升或將壓抑終端需求,影響企業營收表現。因此,投資者需關注各行業的訂單能見度與庫存水平,並持續跟進進口物價指數(Import Price Index)、製造業PMI及零售銷售等數據,以判斷關稅對經濟及企業盈利的真實衝擊。
美國通脹與減息預期:美國最新的通脹數據持續回落,核心PCE及CPI等關鍵指標均顯示通脹壓力有所緩和,為聯儲局調整貨幣政策提供了空間。市場普遍預期,聯儲局或將於9月開始減息,並在未來一年內進行多次減息。然而,投資者必須意識到,關稅對通脹的傳導具備2至3個月的滯後效應,目前的通脹回落或僅為暫時現象,真正的考驗將在第三季末浮現。這種時間差,創造了政策制定的複雜性。聯儲局可能基於當前的通脹數據開始降息,但如果關稅導致的通脹壓力在年底重新浮現,聯儲局可能面臨政策調整的兩難。投資者需要為這種政策不確定性做好準備,並密切關注通脹預期指標的變化。因此,第三季末將是判斷通脹走勢的關鍵觀察期。若通脹重回上升軌,市場對2025年減息路徑的預期可能需要修正,這將影響高估值成長股與整體市場的資金流向。
總結而言,雖然關稅與通脹在未來數月或為市場帶來不確定性,但AI的結構性需求卻相對確定,並已廣泛滲透至雲端運算、工業自動化、醫療、零售及金融等多個領域,形成長期增長的核心動力。在多重利好因素支撐下,AI產業依然是下半年最具確定性的投資主題之一,為投資者提供相對穩定且可持續的增長機會。《凱基投顧董事長 朱晏民》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