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30/04/2025

47歲男針灸後感染「食肉菌」須截肢 衞生署懷疑涉事中醫未按感染控制程序進行針刺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Text: Katty Wu

  一名有長期病患的47歲男子,早前曾因意外扭傷,繼而出現左邊臀部疼痛、左小腿及腳麻痺,於4月7、9日及10日先後到上環及銅鑼灣接受兩名註冊中醫師提供的中醫針灸治療。病人於潛伏期間沒有外遊,亦沒有傷口或其它造成皮膚破損的創傷。4月11日出現發燒和左腳大腿疼痛,同日到港島區一間私家醫院求醫。因臨床診斷為壞死性筋膜炎併發敗血性休克,翌日被轉送瑪麗醫院接受治療,並於4月13日接受左下肢截肢手術。病人現時仍然留院,情況穩定。病人的臨床樣本經化驗後發現甲類鏈球菌(俗稱「食肉菌」)。

 

  衞生署派人到病人曾接受針灸治療的處所調查。位於銅鑼灣的涉事註冊中醫師,衞生署人員已審查針灸和感染控制程序,以及收集環境樣本進行檢測。化驗結果顯示,診所的其中一個環境樣本被檢測出含有甲類鏈球菌,與患者樣本同屬emm 4型,進一步基因分析工作仍在進行中。另外,在調查過程中,調查人員懷疑該中醫師未有嚴格按照感染控制程序進行針刺。調查仍在進行中,若懷疑該中醫師有專業失當行為,衞生署會考慮將個案轉介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跟進。至於位於上環的註冊中醫師,衞生署人員多次到訪亦未見營業。衞生署暫時沒有接獲有關兩間涉事處所有其他病人接受針灸治療後,出現不良反應的報告。

 

  甲類鏈球菌感染由一種存活於咽喉和皮膚表面的細菌(化膿性鏈球菌)引起,該細菌可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播。甲類鏈球菌感染可引起輕微的疾病,例如咽喉炎、膿皰瘡和猩紅熱,以至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如壞死性筋膜炎和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

 

  任何人士均有機會感染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但長者及幼童、患有長期病患(如糖尿病)或免疫力低的人士可能有較高風險。皮膚有破損或近期曾受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流感)的人士,患上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的風險亦較高。

 

  另一方面,抗生素能有效醫治甲類鏈球菌感染,而盡早治療有助加快紓緩病徵及預防併發症。市民應保持良好的個人和環境衞生並適當處理傷口,以減低受感染的風險。市民亦應經常保持雙手清潔、避免與他人共用個人物品及到人多擠迫的地方時應佩戴外科口罩。

 

 

  另外,壞死性筋膜炎(通常稱為「食肉菌感染」)可由不同種類的細菌引致,甲類鏈球菌被認為是最常引致壞死性筋膜炎的細菌。引致壞死性筋膜炎的細菌通常透過皮膚中的傷口,如切傷、刮傷、燒傷、昆蟲咬傷、或穿刺/手術傷口進入身體。患者的皮膚可能出現發熱及紅腫,並快速擴散。此外,患處可能會有潰瘍、水疱或黑點。患者可能感到劇烈的疼痛,亦可能會發燒、發冷、疲倦、肚瀉、嘔吐或感染部位出現膿液。壞死性筋膜炎病程發展迅速,並可引致併發症和死亡,需要入院接受治療,甚至需要深切治療。患者必須盡快接受適當的抗生素治療以殺死细菌,或可能需要接受外科手術,例如清除壞死組織或截肢,以阻止感染擴散。

 

  要預防感染引致壞死性筋膜炎,市民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和適當處理傷口;在處理生的貝殼類海產或其他海產時,應戴上保護手套。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然後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可考慮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手
  •     盡快清潔傷口,並用防水敷料妥善覆蓋傷口直至癒合
  •     即使是輕微或沒有感染的傷口也應該立即治理
  •     觸摸傷口前、後須潔淨雙手
  •     如有傷口,應避免前往泳池、其他水設施或自然的水體(例如河流,湖泊和海水)及
  •     如出現感染症狀,例如持續皮膚紅腫及痛楚等,應盡早求醫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