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7/2025

展覽「唐風萬里」:一睹千年唐代文物,穿梭於唐朝生活日常

  • 收藏文章
Text: Ida Photo: Nelson、受訪者提供

  最近揭幕的「唐風萬里」展覽,展出非常多珍貴的唐代文物,陶俑、器物、書畫之外,連唐代的食物、絲綢服飾都能完整保存至今,過了千多年還能親眼目睹唐朝的食物幾乎是不可能,還有唐代人彈的古琴、玩的飲酒Game,狀態原好到似乎今天仍能使用。如何做到?筆者請教了香港文物探知館總文物主任蕭麗娟,原來這個低調而盛大的展覽集合了不少博物館的精品和智慧。

 

香港文物探知館總文物主任蕭麗娟及其團隊:(左至右)一級助理館長吳國樑和李偉德,及館長李偉文。

 

文物+導賞,重構唐代生活日常

 

  展覽全名是「唐風萬里: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於位處九龍公園古蹟的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行,佔地兩層的展覽空間,展出來自內地28家博物館以及香港發展局古物古蹟辦事處,合共近300項唐朝及與歷朝受唐朝啟發的歷史文物,為數不少是難得曝光的珍品,如傳媒點焦的赤金走龍法器、《明皇擊球圖卷》、卜天壽抄《論語鄭玄注》等珍貴文物等。

 

赤金走龍。長腳走獸形象的龍,現已較少見。

 

金櫛,唐代女子高髻髮飾。

 

宋代畫卷《明皇擊球圖卷》(局部),遼寧省博物館重點藏品,展覽只至8月27日。

 

  香港文物探知館總文物主任蕭麗娟 (Susanna)提醒,除了逐項欣賞珍貴文物,更可以透過這批涵蓋唐朝不同面向的精品,在腦海重構唐朝生活日常。展館入口的地面畫了一張唐代長安城的地圖,棋盤式的城市布局,皇宮座落中軸線的北方,東西兩方各有東市和西市,而西市正是唐代絲綢之路的起點。Susanna說,展出的銀貝殼、鎏金銅帶、雙鳳銜草紋蓋盒都是在西市賣買的貨物,「貝殼造得那圓潤,可以見到當時工匠工藝的細緻。這些物品很多時是西域的風格,中國的工藝。」

 

唐代銀貝殼

 

唐代鎏金銅帶

 

唐代中國「茶聖」陸羽煮茶形象的唐代三彩器

 

酒令籌,唐代飲酒Game。

 

彩繪陶女立俑,唐代髮型多達140種,唐早期女性較瘦,逐漸流行圓潤身段。

 

過千萬而不腐,不可能的奇蹟

 

  香港文物探知館館長(考古)李偉文(Raymond)和他的團隊,進一步深入解說。Raymond指:「長安西望是西域,這裏的俑你看去已知是外國人,這個名為『彩繪黑人舞俑』,須留意當時『黑人』可以指非洲黑人,更大可能是南亞人。胡人,多數泛指波斯人或阿拉伯人。看看旁邊的『彩繪駝夫俑』是木俑,色彩比陶俑鮮活。木俑特別難保存的,而它和小麥點心同一個地點出土。」1972年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出土,多得當地的氣候和環境另這些食物及木俑歷千年而不腐。今次展覽很多經過千年仍保存原好的唐代文物,都是由絲綢地區的博物館借出。

 

左起:彩繪黑人舞俑、彩繪駝夫俑。

 

烤烘小麥點心四件,1972年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

 

模印彩繪胡商牽駝畫像磚

 

  大眾有種印象是中國南方潮濕較能保存古物,Raymond笑說:「考古界有句趣話:乾千年,濕萬年,半乾半濕大概半年。南方氣候的確較難保存木的古代器物但不是沒有,例如在廣州的一些水井內仍能發現保存得很好的唐代漆器和木簡。」

 

嵌綠松石立鳳金飾件

 

耳環,唐代不流行穿耳,此耳環可信是泊來品,或者為海外買家製作。

 

紅地聯珠對羊紋錦,難得保存非常原好。

 

下一頁:文化交流,香港自古有角色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專訪》陸叔:ATMXJ邊隻要買邊兩隻要避,泡泡瑪特點部署► 立即收看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Screen Sensations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