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4/2025
擺脫單一產業的資源詛咒 多元化發展才能確保長期繁榮
Jimmy Leung
Jimmy Leung
私募基金負責人,擅長結合傳統經濟及互聯網、管理業務分別在倫敦、矽谷,香港。涉及房地產、互聯網及跨境電商等產業,與多國實業家、創業家、天使投資等擁有廣大的人脈。行事低調,口頭禪是最好你搵我唔到。
改朝換代Digital
本欄逢周一更新
甚麼是資源詛咒?
資源詛咒(Resource Curse)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因過度依賴自然資源、產業(如石油、礦產、房地產等)而導致經濟結構失衡、產業單一化,最終阻礙長期發展的現象。典型的例子包括委內瑞拉、奈及利亞等石油出口國,這些國家在資源價格高漲時經濟繁榮,但一旦價格下跌,便陷入經濟危機,甚至引發社會動盪。
挪威,一個曾經以漁業和農業為主的貧窮國家,在20世紀60年代發現北海石油後,經濟結構徹底改變。然而,與許多依賴自然資源的國家不同,挪威並未陷入所謂的「資源詛咒」,反而成功將石油財富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並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挪威政府養老基金(GPFG)。
在發現石油後,挪威深刻意識到這一風險。儘管石油收入豐厚,但挪威政府並未將所有資金直接用於國內消費,而是設立主權財富基金,將石油收益投資於全球市場,確保財富能夠世代傳承。
這種遠見使得挪威即使在油價波動時,仍能維持經濟穩定。
挪威政府養老基金成立於1990年,資金來源主要是石油收入。該基金的運作原則是:僅將基金收益的一部分(通常不超過4%)用於政府預算,其餘繼續投資,以確保長期可持續性。
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Government Pension Fund Global, GPFG)是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截至2024年,其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3萬億美元。該基金的投資組合高度多元化,涵蓋全球範圍內的股票、債券、房地產和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挪威主權基金投資了全球約9,000家公司的股票,覆蓋幾乎所有行業和地區。
以下是其主要投資方向及部分知名持股公司:蘋果、微軟、Alphabet、亞馬遜、台積電、ASML、三星電子、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匯豐控股、黑石集團。債券投資(佔基金約27%)主要投資於發達國家政府債券(如美國國債、德國國債)也包括企業債券和新興市場債券。
房地產(佔基金約3%)投資全球主要城市的商業地產,如倫敦寫字樓、零售物業、紐約曼哈頓辦公樓、巴黎香榭麗捨大街商鋪、東京核心區商業地產、新加坡高端辦公樓。
挪威的經驗不僅適用於國家,對企業同樣具有啟發性。許多曾經輝煌的公司因過度依賴單一產品或市場而衰落,例如:柯達(Kodak):過度依賴膠卷業務,未能及時轉型數位化,最終破產。諾基亞(Nokia):曾是手機市場霸主,但因未能適應智能手機革命而迅速衰落。
中國也有許多城市因單一產業(如煤炭、鋼鐵)而興起,但隨著資源枯竭或環保政策收緊,面臨轉型困境。例如:山西煤礦城市過去依賴煤炭經濟,近年來積極發展旅遊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東北老工業基地正嘗試從傳統製造業轉向智能製造、新能源等領域。
近年來,全球半導體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台灣、韓國、荷蘭等國家憑藉先進的晶片製造技術,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據關鍵地位。這些國家因半導體產業賺取巨額利潤,但同時也面臨類似「資源詛咒」的風險——過度依賴單一產業可能導致經濟脆弱性。
這些案例說明,無論是國家、城市還是企業,唯有及早佈局多元化,才能避免陷入資源詛咒。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全球經濟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挪威的成功經驗揭示了一個關鍵教訓: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家企業,過度依賴單一產業都是危險的,唯有多元化發展才能確保長期繁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香港好去處推出小紅書版!立即追蹤@通仔GoGoGo 以獲取最新情報!►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