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8/04/2025

中國汽車業的崛起與美國汽車業的衰落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第21屆上海車展於2025年4月23日至5月2日舉辦,此屆汽車展與第1屆上海汽車展相比,充分說明了在這40年中,中國汽車業是如何崛起及美國汽車業是如何衰落。

 

  今屆車展聚焦新能源與尖端智能科技,新車投放97款,新能源車型佔比69%,純電車型佔新能源比為62%,自主與合資車型比例接近1:1。

 

上海車展吸引海外富豪買家

 

  自2020年起新能源車銷量逐年攀升,去年滲透已達40.9%(圖一),今屆車展以SUV這款適合家庭用的車型佔多(圖二)。

 

 

  今時中國的汽車有甚麼亮點可以領跑全球汽車業?揀些車談。

 

問界M8(圖三)

 


 

  於2025年4月上市,定位家庭智能旗艦SUV,售價35.98萬元至44.98萬元(人民幣.下同),上市前已有15萬輛訂單,上市1小時大訂突破2萬輛,起售價35.98萬元為訂單高增原因。

 

  問界M8全系標配AD5高階智能系統,採用一顆前置192線激光雷達、一顆高精度固態激光雷達、5顆4D毫米波雷達、12個攝像頭的硬件組合,讓城市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即自動導航駕駛)、高速NOA等高階功能成了基礎操作,預計M8在2025年平均月銷2萬輛。

 

吉利領克900(圖四)

 


 

  大型6座SUV,預售價33萬元起,4月28日正式上市,依托SPA Evo架構,號稱「百變空間」,可滿足商務、家庭、休閒娛樂等多種需求。全系搭載EM-P智能電混系統,智能化方面搭載千里浩瀚H5/H7智駕系統,支持城市/高速NOA和記憶泊車等多項高階智駕輔助功能。

 

  上述兩款新車代表全新科技與傳統組合,售價只30餘萬起,老外車點fight?要貴,逾百萬元的有吉利極氪9X等;平過30萬元的,有小鵬G7,售20萬元起;要更平的,有零跑B10,起售價9.98萬元。

 

  有謂外行者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中東土豪3小時爆買80輛150萬元豪車,而德日車企高管也在中國汽車展台前轉動,想看看,可看〔中東富豪買入30輛比亞迪「仰望U8L」〕、〔外國車企高管參觀中國車展嘖嘖稱奇〕相關視頻。

 

中國汽車工業起步艱難

 

  今屆中國汽車業蓬蓬勃勃,傲視全球汽車業。40年前第1屆中國汽車工業展覽會,是由香港雅式展覽服務公司聯同中國一眾單位舉辦,小弟恭逢其會,是該展覽會的項目負責人,當時中國汽車業如何不堪,且聽道來。

 

  為籌這個第1屆的中國汽車工業展覽會,留意是汽車工業展覽會,不是汽車展覽會,因為中國是希望透過這些展覽來觀摩外國的汽車工業,而不光是汽車。而中國汽車工業現代化,可以說是由1985年這個第1屆汽車工業展覽會開始。

 

  中國汽車工業確是於1950年代發展於長春等地,是引進了蘇聯的二手設備來生產汽車,而且是生產貨車為主,其後雖也有了紅旗的轎車生產線,但都是二手設備,到1980年,中國才造出第一輛不漏氣、不漏油、不漏水的引擎。要發展好中國汽車業,得向外國學習,所以就找外資合作,望從此得到汽車製造技術。

 

  中國先找過豐田等多家企業,但這些外國車企想賣車,多過想教你造車,最後才落實到找德國大眾合作生產桑塔納(Santana),這是一款被大眾淘汰的車款,生產設備也是本欲棄置的生產線(圖五)。有外國生產線,也得要有合樣的管理,桑塔納的第一任總經理葉平,就被派來中文大學讀MBA,他的本科是中國頂尖西北航天科技大學的航天系。引進桑塔納的目標是零件全盤國產化,辛苦學習,經營多年,終可全車國產化,唯獨嵌在車尾的Santana招牌,電鍍技術不過關,6個月左右就生銹,最終要用到航天科技的電鍍技術才搞掂。

 

 

  桑塔納ok後,便有不少外資廠肯和中國車廠合作,搞合資廠,中國汽車工業的生產技術亦日漸累積起來。

 

  筆者為這個1985年的第1屆中國汽車工業展覽,是跑遍美歐日去找展商。

 

  美國佬無乜興趣,因為他們認為中國無汽車市場。1984年2月,芝加哥漫天大雪時到底特律,通用、福特、佳士拿都不獲見。

 

  在日本,則見到日本企業奇葩一面,要sell日本展商,不必講市場前景,因為她們有萬七支「針」在中國,對中國市場了解得很,要講的是有乜人脈,有乜官方部門,所以筆者就準備了中國汽車工業部外事辦接洽人和電話,她們印證了便乜都唔使講,因為她們企業的鴨仔性強,大佬去了,一眾小弟都會跟著去。

 

  豐田確認第1屆中國汽車工業展覽會有汽車工業部支持後,便訂了個150平方米的展台,在當時算很大了,日產、五十鈴等也跟著來。消息一傳開,平治也要來,但展台已賣光,只好找了展覽館(是延安中路的舊展館)噴水池旁空地450平方米予她。平治來了,通用也要來,跟著福特也來。

 

  當時最大參展者是意大利,早早訂了個500平方米的室內展台。意大利要晒冷,自歐洲開了輛IVECO吉普經絲綢之路來到上海,以顯示其車的耐力。意大利駐華領使來到上海站台,出席開幕禮的有17國駐中國的領使和領館人員,中方則有交通部長、汽車工業部部長、時任經委的朱鎔基與上海市長汪道涵。

 

中國新能源汽車已超美

 

  40年來打拼,中國汽車工業一直威脅不到美國汽車工業,直到新能源車崛起,中國汽車工業始彎道超車,不僅力壓美國汽車工業,且一躍登頂,成全球新能源車的領航者,這個故事很長,今時講不了。雖然今時中國汽車在美銷量不多,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已對中國汽車出口美國築起關稅高牆。

 

  在本屆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前,美國已經通過301調查等方式在2024年9月落地對中國的新能源車和部分汽車零部件加稅(新能源車100%,部分電池相關零部件25%);在特朗普上台之後,2月和3月兩次以「芬太尼管控不利」為由加徵20%關稅。3月26日,特朗普援引232條款,對除美加墨協定(USMCA)可以豁免的汽車零部件再加25%關稅,5月3日開始執行。4月2日開始,美國政府又加徵基礎關稅10%和數輪對等關稅。

 

  因此中國目前整車出口美國稅率已經在100%以上,其中新能源車出口稅率已經超過200%;目前,汽車零部件由於232調查關稅不與對等關稅疊加,因此稅率暫時在55%至80%之間。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中國車企2024年對美出口約為11萬輛,在總出口中佔比約為1.7%,佔比低,且均為非中資品牌,美國並非中國自主品牌發展方向。由於歐盟同樣受到美國關稅新政策的壓力,4月11日,歐盟暫停對中國進口新能源車的關稅,並宣布與中國重新開始談判新能源車最低價格承諾的具體執行細節,相對高端車型更有可能在新的方案中獲得更低的關稅,這將關稅邊際修復出口高端EV車型的中國品牌。

 

  目前汽車零部件對美國出口的稅率在55%至80%。根據中國海關數據的狹義口徑,2024年中國直接向美國出口汽車零部件產品超過445億元人民幣,因此總體看零部件板塊將受到一定影響。但是相關汽車零部件公司已經在墨西哥建立了較大產能,甚至部分公司已經實現將美國需求完全轉移到墨西哥配套。本輪已經在墨西哥自建產能的零部件供應商料沒有因此受損,而其他有美國敞口的零部件公司短期正在和客戶和供應商積極談判成本的分攤,也在加速向墨西哥轉移。

 

  中國對美國電動自行車幾乎沒有出口,但是E-Bike、滑板車、平衡車、全地形車、高爾夫球車等均有對美出口敞口。短期內,由於相關公司均沒有在美墨加地區完全本地化的生產基地,因此不論從中國直接出口或由東南亞/墨西哥轉出口美國,均需要繳納加徵後的關稅稅率。企業短期應對措施主要是與管道商/商超等產業鏈多角色共同分攤增加成本。考慮到特朗普已經宣布對75個國家暫緩對等關稅,後續轉道由東南亞或墨西哥本地化配套仍是較好選擇。但是,該類賽道每個賽道往往只有一至兩家具備資金和經驗的頭部玩家可以進行產能海外轉移,因此該類賽道供給長期出清趨勢明顯。

 

  美國汽車工業百年,敵不過中國汽車工業的40年,此中故事亦多,今亦講不完。只用龜兔故事來總結,不過這隻龜是不思進取的美國龜,對著不肯瞓的中國兔,話之美國龜百年前起步,終要敗陣,原因是美國龜自大傲慢,不可一世就會變細。有機會以後談。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香港好去處推出小紅書版!立即追蹤@通仔GoGoGo 以獲取最新情報!► 即睇詳情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