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2025 10:22
《港股評論》「對等關稅」政策的全球影響與機遇
《港股評論》上周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宣布推行「對等關稅」措施,這項市場長期憂慮的重磅政策終於推出,雖然特朗普其後對部分國家暫停實施新關稅,為期90天,但中美兩國的互相反制使市場繼續震盪。因此,在經濟前景不確定性較大下,博港股短線反彈的投資者,需謹記只宜小注及轉身快。
由於此次「對等關稅」涉及範圍廣泛且不限定特定產品,預計將對全球貿易帶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當前,外圍通脹回落環境不穩,經濟復甦基礎仍顯脆弱,「對等關稅」大幅推高全球關稅水平,勢必衝擊經濟、物價及消費支出,甚至可能引發經濟衰退。
事實上,此次「對等關稅」幾乎涵蓋所有產品,但半導體和部分美國無法自給的能源與礦物,以及此前已受關稅影響的鋼鐵、鋁製品、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等則獲豁免。根據2024年美國對外貿易數據,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前15名包括墨西哥、加拿大、中國內地、德國、日本、韓國、越南及英國等。而世界貿易組織(WTO)截至2022年的數據顯示,多數國家對美國實施的最惠國關稅稅率高於美國對外的水平。
以加權平均值計算,差距最顯著的包括印度和韓國,其入口關稅分別比美國高出9.8%和6.2%,其次是巴西、越南、墨西哥、加拿大、英國等,關稅加權平均值均高出美國1%以上。
因此,本次「對等關稅」對印度、韓國等地的稅率上調尤為明顯,目標直指對美國擁有顯著貿易順差的經濟體。美國提到的「The Dirty 15」名單涵蓋印度、越南等,這些經濟體的貿易順差與關稅壁壘被視為對美國的威脅。
從宏觀角度看,「對等關稅」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警告,貿易壁壘上升可能削弱全球增長動能,尤其對依賴出口的新興市場影響更甚。此外,關稅戰或推高通脹壓力,迫使各國央行重新審視貨幣政策立場。例如,美國聯儲局可能因物價上升而調整減息步伐,而新興市場央行則可能因資本外流加劇而收緊政策。
黃金作為傳統的避險資產,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加上美元走勢波動及通脹預期的潛在上升,亦可能進一步刺激黃金需求。建議投資者密切留意全球央行對黃金儲備的態度,若更多央行增持黃金以對沖貨幣貶值風險,黃金價格及相關股票的上行空間將更為顯著。
我們亦看好個別資源股,隨著全球供應鏈調整,部分稀有金屬及能源價格可能上漲,相關企業有望迎來利好。另外,內需主導的行業,如零售及餐飲等或因進口商品價格上升而間接受益,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光大證券國際產品開發及零售研究部》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由於此次「對等關稅」涉及範圍廣泛且不限定特定產品,預計將對全球貿易帶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當前,外圍通脹回落環境不穩,經濟復甦基礎仍顯脆弱,「對等關稅」大幅推高全球關稅水平,勢必衝擊經濟、物價及消費支出,甚至可能引發經濟衰退。
事實上,此次「對等關稅」幾乎涵蓋所有產品,但半導體和部分美國無法自給的能源與礦物,以及此前已受關稅影響的鋼鐵、鋁製品、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等則獲豁免。根據2024年美國對外貿易數據,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前15名包括墨西哥、加拿大、中國內地、德國、日本、韓國、越南及英國等。而世界貿易組織(WTO)截至2022年的數據顯示,多數國家對美國實施的最惠國關稅稅率高於美國對外的水平。
以加權平均值計算,差距最顯著的包括印度和韓國,其入口關稅分別比美國高出9.8%和6.2%,其次是巴西、越南、墨西哥、加拿大、英國等,關稅加權平均值均高出美國1%以上。
因此,本次「對等關稅」對印度、韓國等地的稅率上調尤為明顯,目標直指對美國擁有顯著貿易順差的經濟體。美國提到的「The Dirty 15」名單涵蓋印度、越南等,這些經濟體的貿易順差與關稅壁壘被視為對美國的威脅。
從宏觀角度看,「對等關稅」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警告,貿易壁壘上升可能削弱全球增長動能,尤其對依賴出口的新興市場影響更甚。此外,關稅戰或推高通脹壓力,迫使各國央行重新審視貨幣政策立場。例如,美國聯儲局可能因物價上升而調整減息步伐,而新興市場央行則可能因資本外流加劇而收緊政策。
黃金作為傳統的避險資產,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加上美元走勢波動及通脹預期的潛在上升,亦可能進一步刺激黃金需求。建議投資者密切留意全球央行對黃金儲備的態度,若更多央行增持黃金以對沖貨幣貶值風險,黃金價格及相關股票的上行空間將更為顯著。
我們亦看好個別資源股,隨著全球供應鏈調整,部分稀有金屬及能源價格可能上漲,相關企業有望迎來利好。另外,內需主導的行業,如零售及餐飲等或因進口商品價格上升而間接受益,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光大證券國際產品開發及零售研究部》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