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5/2025
四十年後,仍然記住翁美玲
還有幾多人記得翁美玲?
我記得。以後都會記得。
四十年前,1985年5月15日,星期三那朝早,返到小學,同學們都在談論翁美玲,然後每個人都必然問一句:「點解?」
翁美玲古裝扮相太深入民心,其實,今古皆宜。(網上圖片)
是的,一個大人突然離去——而且是一個當紅藝人突然選擇以自殺的方式離去,對一班小學生來說,是完全不能理解,而只能問點解。有理由相信,就算問先生主任和校長,都不能答到點解。
翁美玲及她的離去,絕對是上世紀80年代香港一個重要共同記憶。
我心裏,只有一個黃蓉,翁美玲的黃蓉。(網上圖片)
黃蓉,這個記憶的開始,以及構成這記憶的主要部分。1983年,《射鵰英雄傳》分成三輯播放——「鐵血丹心」、「東邪西毒」、「華山論劍」,那些靖康恥猶未雪的家仇國恨,對一個小學生來說,太遙遠太難理解,但在第九集開始出場的黃蓉,卻是完全能夠理解,能夠理解她的可愛、調皮、率性、少少奸狡(但主要是在面對壞人時,沒辦法,靖哥哥太戇直),以及靚。那時候,未看過原著,但我已將翁美玲等同於黃蓉,以致中學時看原著,每當黃蓉出場,都會近乎本能地想起翁美玲。
我(和同學們)是透過一齣電視劇,一個實際作品,從而認識翁美玲,並愛上翁美玲,而不是在沒有任何成功作品情況下,(基於不同原因)就產生一股對偶像的莫名狂熱。
那是一個由電視台孕育巨星的年代。(網上圖片)
當以為黃蓉已是翁美玲的古裝高峰,怎會估到,還有林楚燕——《天師執位》的林楚燕。林楚燕某程度上,與黃蓉是兩生花,黃蓉的優點,林楚燕都擁有,而重點在劇集沒有家仇國恨,大幅加強愛情部分,以致追開劇的香港市民追到最後一集,都肉緊都渴望,肉緊地渴望林楚燕與司徒文武能夠在塵世重聚。時隔多年,腦海竟然仍存在那一晚坐在電視機前的情景。
《天師執位》(網上圖片)
《天師執位》(網上圖片)
翁美玲1982年選港姐,1983年演黃蓉,1984年演林楚燕,在極短促的時間,得到了很多藝人做足幾十年都得不到的迴響,卻又猝然離開,永遠離開。
當時,不只我間小學,根本大部分香港市民都不能明白,這麼一位應該無憂無慮的年輕藝人,為甚麼作出如此選擇?我固然不知道其他人想法,我自己呢,原來一直以「黃蓉」和「林楚燕」甚或其他幕前形象,去想像翁美玲,當成是翁美玲本人,她用角色為我帶來開心,但原來,真實的她就如常人,一樣會不開心,但以上這些,都是在自己也成為大人後才明白。
《挑戰》(網上圖片)
《挑戰》(網上圖片)
她的存在,是香港流行文化一個重要部分,呈現了那個80年代初,電視劇集怎樣影響和主導香港人情緒。
隨著時間,不知道日後還會有多少人記得翁美玲,至少,我會一直記得。
記得她,記得她出現在電視熒幕的那幾年,記得那個快樂但短促的童年。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你點睇?】中美經貿會談獲實質進展,雙方發佈聯合聲明並互降關稅。你對接下來的磋商是否有信心?►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