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0/2025
香港動畫《世外》:思念可以成為活下去的力量
林靖風 Cyrus Lamprecht
林靖風 Cyrus Lamprecht
荒謬主義作家及TEDx講者、Central Saint Martins藝術理論及哲學系研究碩士,曾在倫敦Tate Modern及亞洲各地藝術展覽展出多媒體(雕塑、裝置、表演及攝影)作品,創作主題圍繞於孤獨與存在的命題。近期散文、小說及詩詞作品散見於「*CUP」、「虛詞」及「好集慣」等文學平台。
Instagram:@cyrus_lamprecht夢囈之上
隔週四更新

無法解釋為甚麼會知道對方就是命中注定的人。當凝視著對方的雙眼時,會不期然地湧上一種感動。曾經以為眼淚只屬於悲傷,但是當那個守候已久的人真的出現時,才發現淚水也可以是幸福的象徵。來到早該放棄的時刻,卻在失去期待的瞬間終於找到了;彷彿上一輩子早已認識,不需要試探,也無須隱藏自己的想法——彼此的思想是同步的。

動畫長片《世外》(Another World)探討「輪迴」與「執念」的主題。再活一次不只是過著不一樣的生活,而是為了再遇見某一個想見的人。有些人或許會如劇情設定一般,長出由惡念豢養的「鬼之芽」,讓仇恨不斷蔓延,並把自己困在沒有出口的世界裏,就如主角小鬼在故事中所述:「『人鬼』再多,也多不過人的惡念。」思念可以成為活下去的力量。人生或許只是重複的循環,但若是為了再遇見那個真正重視的人,一切也就值得了。

無論在動畫或音樂設計上都互相牽引,展現多場景之間的實驗性。譬如小鬼使用能力時的開花視覺、段兄與人鬼對決的緊湊場面,以及從麥田延伸至戰後小鎮的風格轉換,都掌握了收放自如的節奏。特別是在小鬼的外形設計上,以面具遮蔽真實的表情,象徵人於社會中掩飾自我、無法說出真實感受的處境。要找到那一個人,不只是依靠視覺上的認出,而是透過心靈與思想的契合,才可以知道對方就是自己一直在尋找的人。
有些人和事在這一輩子根本忘不掉,然而忘記又是為著甚麼?曾以為必須把一切歸零,才能讓新的事物進入生命。若把自己歸零,獨一無二的「我」也就不復存在了。有一些回憶根本不需要忘記,因為它們早已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世外》
上映日期:2025年10月29日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警察小巴「放蛇」捉無佩戴安全帶者,明年起乘巴士不佩戴同樣被罰,你認為政府宣傳是否足夠?► 立即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