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2025
愉快教養|用較正面的想法處理孩子的問題
李錦
李錦
兒童及青少年理財教育推廣基金 聯合創辦人
-香港教育大學博士、兒童及家庭教育碩士,香港大學金融碩士, 墨爾本大學經濟學士
-主講超過200場「親子、理財」講座及研討會
-與中、小學校及社區組織合辦「4S課程」,以非牟利推動理財教育
-著有親子理財暢銷系列《理財錦囊》,《從一元開始》及《從父母開始》
-30年金融經驗,前投資銀行董事、證券策略師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hildfinancialeducation.org
Email:info@childfinancialeducation.org
Whatsapp:5233 6418
親子理財
本欄每月更新
上期講解如何改變自己的想法,今次與家長分享用較正面的想法,令到自己更加平靜,去幫助孩子處理問題。
這些較為正面的想法,通常都可以令家長的內心感到更平靜、更有耐性。於是,家長自然可以用更有效的方法去幫助孩子處理問題:
較為正面的想法,可令家長內心更平靜,自然可用更有效的方法去幫助孩子處理問題(Envato)
情景一 - 孩子因為不能去公園而發脾氣
較正面的想法:
- 運用積極聆聽:「爸爸知道你不能去公園,所以感到非常失望。」
- 幫助孩子放鬆身體:「爸爸現在和你一起深呼吸,先放鬆一下心情。」
- 讓孩子參與決定:「現在天氣真的很不穩定,我們現在真的不可以去公園。不過,我們可以在家玩遊戲。你想玩積木,還是畫畫呢?」
情景二 - 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水杯
較正面的想法:
- 幫助孩子展望將來:「如果你下次吃飯時把杯子放於枱面中間,你覺得你會有果汁喝嗎?」
情景三 - 孩子花了很長時間還沒有完成功課
較正面的想法:
- 運用隨機教學:「 媽媽留意到今天你畀平時用多了時間做功課,是不是功課比較難?媽媽可以幫你嗎?」
- 運用「如果…就」:「 媽媽知道要做這麼多功課容易令人感到疲累。我想你自己對自己說:「如果我做功課中途覺得疲累,我就會站起來拉一拉筋再做!」」
家長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最長,所以最能幫助孩子學習!當家長看到孩子可以進步的地方,不妨對自己說:「真好!我現在就可以把握好這個機會好好教導孩子!我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用較正面的想法去理解孩子的行為,既可以減少自己的壓力,又可以用較正面的方法去支持孩子的成長,對家長和孩子都有好處!
按:此文引用《親子相處的魔法——愉快教養100招》,由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林俊斌副教授及張溢明先生合著。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延緩老化、保持年輕?堅持每日3件事:魚油+維他命D+運動=「慢老」!現凡購買 維柏健【3倍精煉魚油】,即享68折$239.3 (原價$352),更享+$78換購維柏健【健骨維他命D3】(原價$138)!(優惠期至15/7/2025)►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