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0/2025
市場無錯,你錯!
雖然離開了咪前11年,但到任何社交場合,仍有N咁多人問:「碌Sir,幾時開番咪呀?好懷念你昔日啲電台節目呀!」
一代新人換舊人,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此乃必然的現象,咁,又有乜好懷念呢?
坦白講,大家心照,如今,你畀番個咪我,也做不出昔日的水準。點解?因形勢不同,空間不同,自然「踢」不出舊日的水平。
既然踢不出,又不是生活迫人,咁就唔踢好過,以免破壞形象。打歐聯的球員,點可以去屋邨踢膠波仔?

我不再開咪,因客觀環境已經與昔日完全不同。打開歐聯,怎可變踢屋邨膠波仔?(作者提供圖片)
人人都話電台、電視、報紙out,無晒昔日的神彩,係真唔係真?一半一半。
傳媒市場上,人人追求精彩的內容,Content is King是永恒的,只不過傳播的載體不同。如今人人仍然要聽、睇、讀,只不過未能再從傳統的電台、電視及報紙得到滿足,再加上曾經享受過一段極澎湃的廣播爆炸自由,當時乜都可以講及寫,如今窒吓窒吓,自然感到失落。

Content is King!載體會out,但內容吸引否才是王道!若果有高質素兼符合市場需要的內容,電視電台報紙是不可能out的。(Shutterstock)
既然傳統媒介提供不到市場所需要的,聽眾觀眾讀者自然轉channel,到其他傳媒追求更廣闊的內容,例如較少規範的互聯網。
結論是,電台無人聽,電視無人睇,報紙無人讀,不是市場的錯,是content提供者的錯,唔好倒果為因,你不能提供市場所需要的,市場自然會離你而去。
咁,去到互聯網,將節目放上YouTube又是否一定掂?絕對不是,其實競爭更慘烈。
全世界人人都可以掟片上YouTube,即人人都要打世界波,面對高手如雲的環境,市場要求更高,你無吸引性娛樂性,籠統點講若你無料到,收看率會立時話你知,無得作,無得造假。

電台收聽率是影響力、吸引力、公信力的來源。現今世代的傳媒領導人知道嗎?若知,收了豐厚人工後又做過乜?(作者提供圖片)
例如小弟「舊公司」在最自由創作、最到肉報道、最精闢分析的年代,時事紀錄片曾在國際業界頻頻得到大獎。質素高,市場自然追捧,放在TVB的收視,次次以百萬計。
今天,大家若有到YouTube睇睇小弟「舊公司」節目的收看率,非常之驚人,簡直慘不忍睹!
YouTube平台上,隨便一條片,收看率都以萬計,較吸引的,數十萬計絕對平常。但這數十萬,絕非符符碌碌得來,而是真真正正面對市場,做出受眾需要的節目。
「舊公司」的慘況,是節目同在YouTube上播,但收看率只以百計,意思即市場全不接受,自然離棄。這是市場的錯嗎?當然不是,是你的錯。

在全球都可以收睇的YouTube平台上,竟出現這個收看次數,真的是慘不忍睹!(作者提供圖片)
從前的香港電台,日日打拼收聽率收視率,點解?因media power來自市場的支持,有了龐大收聽收視率,你才會有power,有了power,你才有影響力、說服力、感染力。簡單如政府想借之宣傳甚麼,也更有公信力。
如今?當你不再重視media power,做不出市場需要的節目,公眾當然放棄你。此時,再難講甚麼影響力、說服力、感染力、公信力了。可惜不可惜?可惜!但大形勢不會以我的意志而轉移。佢不移,我移可也。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警察小巴「放蛇」捉無佩戴安全帶者,明年起乘巴士不佩戴同樣被罰,你認為政府宣傳是否足夠?► 立即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