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2025

許鞍華《得閒炒飯》:以人文色彩點綴飲食男女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朱相楠

    朱相楠

    大學生媒體導師、港大碩士同學會論文實習計劃得獎人,受多項政商界獎學金、實習項目等支援。中學時期開始自由撰稿,獲邀出席各大電影首映。高中起參與影視前期構思,着力開發原創劇本。後來躋身電影學院,創作涉獵劇情片、實驗影像、人工智能特效與現代詩等範疇。執導作品包括《愛情陌影》、《抵達之謎》、《破碎而燦爛的一切》。

    Instagram:@william__6223

    逢周一更新

    電影寓言

    逢周一更新

  猶記得吳念真曾提及,楊德昌的電影宛如論文,比起描述,角色有時通透得厲害,形容電影能延長三倍壽命,稱得上知識分子的宣言,語帶哀愁。細看社會熔爐,樣樣可以義正詞嚴。轉眼到相對風花雪月的港產片,拍都市閒情能自成一派,貫徹學術帶來的教化,彌足珍貴。這方面,許鞍華也許有心得。《得閒炒飯》是例子之一,以人文色彩點綴飲食男女,別有趣致。

 

  《得閒炒飯》由戲劇化的巧合展開,Macy(吳君如飾)和Anita(周慧敏飾)各自懷孕,重遇後敘舊,才透露兩人昔日相戀,甚至留有餘情。不但女人能魅惑,男人也可以是新歡,打開雙性戀的格局。至於兩位一夜情的男性沒被詆毀,只是未必成熟。Robert(張兆輝飾)和Mike(陳偉霆飾),一個中年家暴,一個初涉社會,都誓要負責。然而女性結盟下,他們都被拒之門外,無奈中惺惺相惜。這悲喜交集的局面,不失是正統的浪漫喜劇疲弱,異性戀狗血主宰下的劇情變奏。人物無論談情或生育都遊移不定,自然內心掙扎,釀成追看的樂趣。

 

《得閒炒飯》是周慧敏久違影壇之作。(電影劇照)

 

  箇中的男女互動,不乏形同研學的語言包裝。當女同志和眾閨蜜酒聚,思考過父權社會下的性別階級,卻質疑雙性戀不男不女、三心兩意,Macy反駁道,此等邊緣化,等同於異性戀的霸權主義。這一連串學術詞彙的推移,切合後來眾人自命不凡、滿口學歷,難得表現了香港知識階層,社交講求學問多於東拉西扯,亦隱約賣弄風雅。當然,影片絕非羨慕教條,比起許鞍華以往的寫實電影,譬如《天水圍的日與夜》或《天水圍的夜與霧》,《得閒炒飯》全片看畢,煞是清新。

 

  這源於電影輕喜劇的取態,向諧趣的生活看齊。所以Macy和Robert秉公變私交,從傳授情趣開始,大談靈肉溝通,最後以「師徒」相稱,語調自在。到意外過後,Robert和Mike比喻彼此為塔羅牌上的乞丐,苦中作樂。和楊德昌作者附身般的思辯不同,許鞍華樂於映照中產趣味,輕描淡寫。所有稱謂都煞有介事,修飾升溫中的關係多於引人頓悟。調度也識趣,多人搶白或相聚的場面,紛紛手持,張馳有度。到了Macy開始敘舊或幾個閨蜜談笑,鏡頭便平穩,就這樣劃分連場室內閒聊的氣氛。其中拍探戈的場面,盡興得突如其來。初看唐突,但置身現代,在簡約的單位內,想浪漫就浪漫,畫面由中景拉遠,也許是夾縫中鬆弛的極致。

 

許鞍華難得捕捉中環景致。(《得閒炒飯》劇照)

 

  意亂情迷之餘,《得閒炒飯》終歸要腳踏實地,收拾殘局。Anita迎來職場歧視,是一大插曲。Macy二話不說,造勢發聲。不過許鞍華還是微觀,由角色主導,沒有如《看我今天怎麼說》之類的新作轉向議題。先是反映Macy的言行一致,擺脫空談的嫌疑,其次讓Macy覺醒,Anita並非要激進談判,或社會輿論,僅是Macy的承諾,共同抉擇成家與否。不過驚喜在後頭,閨蜜出面、男人獻殷勤、Macy和Anita重修舊好,演變成四女兩男的家室。如此順當,未免刻畫得倉猝。但形式上的顛覆傳統,卻令家庭美滿,流露出情理之中,又預料之外的善意。

 

近年的議題電影多端。(《看我今天怎麼說》劇照)

 

  如此一來,《得閒炒飯》不像論文,卻有論文的詞彙,清談中挾帶笑料。許鞍華以輕駕重,讓觀念的交鋒可親,連偏鋒的元素也變得溫暖。或許靈驗了,討論社會不必要絕對尖酸。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中國上周舉行閱兵,特朗普隨後周五簽令將國防部更名為戰爭部。你認為兩者是否相關?►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Screen Sensations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