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2025
ESG與智慧生活的應用 為中小企業帶來新機遇
在當今社會,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理念日益受到重視,將ESG原則與智慧生活相結合,不僅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質量,也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1. 環境(E):關注企業和個人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通過合理利用資源,減少污染,促進可持續發展。
2. 社會(S):強調企業在社會中的責任,包括員工福利、社區貢獻和消費者權益。企業需關注社會公平,致力於提升社會整體福祉。
3. 治理(G):涉及企業管理的透明度、合規性及道德標準,確保企業在運營中遵循法律法規,維護股東和利益相關者的權益。
在香港,智慧生活的實現不僅依賴於技術進步,還需要ESG理念的有效融入。香港已開始引入智能家居解決方案,鼓勵居民使用節能設備,推動綠色生活方式。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統發達,中小企業可以開發相關應用程序,提供實時交通信息與共享服務,鼓勵市民選擇更環保的出行方式。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參與社區活動,推動社會責任的落實。可以包括教育推廣、環保講座等,提升居民的環保意識。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展示了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也能與消費者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
AI可以實時監測企業的環境影響。通過傳感器收集的數據,企業能夠分析能源消耗、廢物產生等指標。確保符合可持續發展目標。使用AI分析工具,優化生產流程,降低能耗。而且這種實時監測不僅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還能增強其在環保方面的透明度,進而提升消費者的信任。
AI驅動的客服系統能夠為客戶提供24小時的支持,技術可以分析用戶的消費行為,通過這些智能客服系統,企業能夠更好地理解消費者的需求與反饋,促進產品與服務的改進,增強市場競爭力,還推動了綠色消費。
中小企業可與初創企業或科技公司合作,開發符合ESG標準的產品與服務。例如,企業可以引入智能能源管理系統,實時監控能耗。
定期發佈ESG報告,向公眾展示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努力與成就。這樣的透明度不僅提升了企業形象,也增強了消費者的信任。
ESG與智慧生活的結合不僅影響企業的運營模式,也與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香港,市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選擇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中小企業通過提供綠色產品和服務,能夠更好地滿足這一需求,從而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因此,中小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需關注社會與環境的影響,努力在商業利益與社會責任之間取得平衡。
香港特區政府在推動ESG與智慧生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政府通過多項政策和計劃,鼓勵企業與市民共同參與可持續發展。例如,政府設立了綠色基金,支持企業採用環保技術,促進綠色創新。同時,政府也積極推廣“智慧城市”計劃,利用科技提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2025「Creative Young Entrepreneur(CYE)創意青年企業家」香港區選拔賽總決賽早前在4月27圓滿舉行,食櫃有限公司代表 陳文慧小姐、恆創科有限公司代表 楊志恆先生 和 法達易代表 李錦華先生 分別奪得2025年「CYE香港區選拔賽」冠軍、亞軍及季軍。
主辦機構國際青年商會中國香港總會會長王師堯先生說:「參賽者有來自不同屆別的青年企業家,包括科技及人工智能、環境及綠色產業與可持續發展、長者服務、無人零售、酒店及旅遊業、醫療及健康護理等等,當中不乏充滿創意及潛力的點子, 他們的創業理念同時會想盡辦法為社會作出貢獻。」是次香港區選拔賽有幸邀請來自投資界、創業界、學界及行業協會具代表性的人士擔任專業評審。其專業評審團包括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會長黎卓斌先生、 香港戈富集團主席鍾瑋錀先生、 天使基金會主席沈偉銓先生、 嘉藝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莊碩先生、 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實務教授司徒聖豪博士及 2017年國際青年商會中國香港總會會長、2021年國際青年商會執行副會長、2022年創意青年企業家亞太區比賽評審 潘沁怡女士。
「Creative Young Entrepreneur(CYE)創意青年企業家」香港區選拔賽,旨在推動青年創業創新,並助力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是次「CYE香港區選拔賽」由國際青年商會中國香港總會主辦,以及由城市青年商會及北區青年商會共同承辦。
在香港,結合ESG理念與智慧生活的實踐為中小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通過智能技術的應用和社會責任的履行,未來,隨著公眾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不斷增加,企業若能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實踐ESG理念,將為自身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香港特區政府的政策支持也將進一步推動這一進程,使各個階層的市民都能參與到智慧生活的實踐中來,共同建設可持續的城市未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