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2025
特朗普中東行的商務之外
最近以色列宣稱要全面接管加沙,並加強對加沙的轟炸,傷亡數字不斷上升,無數加沙巴人特別是孩童,處於極度飢餓的水深火熱之中。就在此際,特朗普於5月13日展開他的中東行,分別造訪三個海灣國家: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和卡塔爾。在3天的行程和官式會議中,似乎重商輕政,隨著美國總統前來的經濟精英和科技巨頭,更是磨拳擦掌來一場大交易,而特朗普亦滿載而歸,猶如一次掘金之旅。果真如此?
特朗普帶同美國的經濟精英和科技巨頭開展中東之行,開拓商機的意圖明顯。(AP)
事實上,在重商的背後,也不無地緣博弈的痕跡。首先,在特朗普出訪之前,我們可從三方面看到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之間的關係正起著微妙的變化。最明顯的是,特朗普沒有借今次旅程順道訪問以色列,這本已引起外界不少猜測,加上特朗普繞過以色列,迅速和胡塞武裝達成停火協議,其後哈馬斯又在特朗普踏上中東官式訪問之際,釋放擁有美以雙重國籍的人質亞歷山大,以色列歸功於他們對哈馬斯的軍事壓力,但知情人士都知道,這是美方和哈馬斯秘密談判的結果。
這已不是第一次,之前美國亦有和哈馬斯透過某橋樑直接接觸,這橋樑不言而喻,不就是特朗普今次中東之旅要造訪的其中一個海灣國家卡塔爾嗎?哈馬斯亦向特朗普給足面子,同時要給內塔尼亞胡落面,當中帶出的信息頗重要,就是特朗普對內塔尼亞胡不聽其言先處理好人質的釋放,卻堅持在加沙打下去感到煩厭,這對美國形象亦沒有好處,外界已形容美國是以色列劊子手的共謀者,不利特朗普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
不過,特朗普疏遠內塔尼亞胡,當然還有其他原因。在伊朗核問題上,特朗普一直主張先談判,若伊朗不就範,最後手段才是戰爭選項,但內塔尼亞胡卻不斷干擾談判,推美國和伊朗走向全面戰爭,以實現他的大中東計劃。白宮傳來消息指特朗普對此非常反感,究竟誰要聽誰的說話?
有傳特朗普對內塔尼亞胡的「不聽話」覺得反感 (AP)
在「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前提下,特朗普在他第二任期走得更極端,連歐洲盟友也得罪了,一切以所謂美國利益為優先,因比對於內塔尼亞胡不聽話之餘,反之竟敢向特朗普指指點點,後者當然不是味兒。但兩者關係由此產生變化,會否足以影響美國對以色列的傳統外交政策,實在有待觀察,畢竟猶太人在美國勢力龐大,況且特朗普的女婿和媳婦都是親以的猶太人。
因此,對於關心加沙屠殺何時結束的人士來說,定會密切留意特朗普今次中東之行。他在第一任期和今次任期,正式首次出訪目的地都是沙特阿拉伯,跟著是其他海灣國家。在第一任期間,他帶來《阿伯拉罕協議》,成功推動阿聯酋、巴林和摩洛哥等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關係正常化。有傳媒指出,就在沙特與以色列接近建交之際,2023年10月7日發生了哈馬斯突襲以色列事件,以色列藉機向加沙展開大規模轟炸及屠殺行動,至今未休,引發阿拉伯世界民間激烈抗議。
特朗普曾試探沙特重回《阿伯拉罕協議》的可能性,可是沙特表示和以色列建交的大前提,乃是以巴兩國方案得以落實,特朗普亦知趣不再提,轉而集中商務,畢竟他非常重視沙特。眾所周知,沙特近年除大動作進行經濟轉型外,還積極發展其外交軟實力,現在利雅德已變成國際談判的重要場地。
在特朗普眼中,沙特在多個方面的角色均非常重要。(AP)
對美國而言,沙特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能源合作,還包括其在中東穩定、國際調解和多邊外交中的核心角色,例如在處理俄烏戰爭、伊朗核問題或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和平進程中,沙特都可成為重要的調解方或協調方,而且協助加強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最重要的是,沙特和其他富有的海灣國家,她們在美國的重磅投資,對「美國再次偉大」有著不少貢獻。
當然,今次特朗普和海灣國家沒有就解決加沙人道危機提出任何方案,而海灣國家亦沒有發揮其影響力,就巴勒斯坦問題向特朗普施壓,一味只是錢錢錢,令大家感到非常失望。不過,沙特向美國作出歷史上最大型軍購交易,總值1420億美元,讓沙特軍事實力將進一步增強,這對以色列也不無壓力。
何況沙特獲取的是美國最先進的武器系統,包括第五代戰鬥機(如F-35)、長程防空系統(可能是美國的THAAD)、精確制導武器和無人機技術,還有沙特可能尋求人工智能、網絡戰、防空雷達等尖端技術,這些技術可能改變區域軍事格局。如是者,美國對以色列的「質量軍事優勢」(QME)保障會否受到影響?再看卡塔爾主動向特朗普提出奉上豪華波音飛機「空中宮殿」作空軍一號之用,背後也不是沒有所求,該國和伊朗及哈馬斯關係密切,加上她已成為哈馬斯向外溝通的橋樑,作為多次談判之地,當中玄機值得大家玩味。
卡塔爾向特朗普提議送上「空中宮殿」(圖)作空軍一號之用,背後原因值得思考。(AP)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