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4/07/2025

基孔肯雅熱|廣東佛山累計確診逾3,000宗!專家籲勿輕視:可能會引致心臟病或中風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Text: Katty Wu

  根據廣東省佛山市最新通報,自7月8日發現首宗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病例以來,當地已有5個區報告確診病例,累計個案為3,195宗,主要集中在順德區。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7月24日)早上在電台節目中表示,雖然感染基孔肯雅熱的死亡率較低,但因為香港市未有免疫力,確診後可引致皮疹或關節腫痛,若患者本身有長期病患抵抗力較差,病毒或可引致心臟或腦血管病,關節發炎腫痛可持續3個月或更長時間,亦可導致關節提早退化,所以提醒大家要做好防蚊準備。

 

甚麼是「基孔肯雅熱」?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熱病毒引起,是一種經蚊子傳播的傳染病。

 

「基孔肯雅熱」病徵

 

  基孔肯雅熱的病徵與登革熱相似,病人通常會出現發燒和關節痛。「基孔肯雅」是源自非洲馬孔德語中的一個詞,意思是「變得扭曲」,描述患者關節疼痛彎著腰的模樣。其他常見病徵包括肌肉疼痛、頭痛、噁心、疲倦和紅疹。大部分病人可以自行痊癒,但個別病人的關節痛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由基孔肯雅熱所引致的嚴重症狀及死亡十分罕見,並多數與其他已存在的健康問題有關。在偶爾的情況下,基孔肯雅熱病毒可引起眼、心臟及神經的嚴重併發症。新生兒、年紀較長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出現重症的風險較高。

 

  現有證據顯示,曾經感染過基孔肯雅熱病毒的人士對再次感染具有免疫能力。

 

「基孔肯雅熱」傳染途徑

 

  基孔肯雅熱主要透過帶有基孔肯雅熱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當基孔肯雅熱患者被病媒蚊叮後,病媒蚊便可能受到感染,若再叮咬其他人,便有機會將病毒傳播。香港並未有發現傳播基孔肯雅熱的埃及伊蚊,但同樣可傳播基孔肯雅熱的白紋伊蚊卻屬於本港常見的蚊品種。這些蚊子主要在白天叮咬人,而叮咬高峰期在清早和傍晚。

 

 

「基孔肯雅熱」潛伏期

 

  潛伏期潛伏期為2至12天,通常為3至8天。

 

「基孔肯雅熱」治理方法

 

  目前沒有特定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基孔肯雅熱,治療方法主要是紓緩症狀,包括使用退燒藥、止痛藥和補充體液。

 

「基孔肯雅熱」預防方法

 

  最佳方法是避免被蚊子叮咬,以及防止蚊子繁殖。如果出外旅遊,特別是打算前往相關疾病流行的地區或國家,應採取預防措施以避免受到叮咬,如使用昆蟲驅避劑。返港後14日內須繼續使用昆蟲驅避劑作為防蚊措施,若感到身體不適如發燒,應盡快求醫。

 

預防被蚊子叮咬:

  ● 穿著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

  ● 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塗上含避蚊胺(DEET)成分的昆蟲驅避劑

  ● 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或護膚品

  ● 如同時使用昆蟲驅避劑及防曬液,應先塗防曬液再塗上昆蟲驅避劑

 

 

預防蚊子繁殖:

  ● 防止積水(每星期為花瓶換水一次、避免使用花盆底盤、確保冷氣機底盤沒有積水等)

  ● 應妥善存放食物及處理垃圾,避免蚊蟲滋生

 

【etnet Bonus】賞你利嘉敏親筆簽名新書《逆齡生活日常》​​► 立即參加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