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5
為甚麼新加坡在穩定幣政策上勝過香港
Jimmy Leung
Jimmy Leung
私募基金負責人,擅長結合傳統經濟及互聯網、管理業務分別在倫敦、矽谷,香港。涉及房地產、互聯網及跨境電商等產業,與多國實業家、創業家、天使投資等擁有廣大的人脈。行事低調,口頭禪是最好你搵我唔到。
改朝換代Digital
本欄逢周一更新
新加坡作為全球第三大外匯交易中心的地位,正在被數據不斷鞏固。根據國際清算銀行今年四月的調查,新加坡每日外匯交易量高達 1.485 兆美元,比三年前暴增六成,全球佔比也從 9.5% 升至 11.8%。
換言之,全球每十筆外匯交易,就有一筆以上發生在新加坡。這波增長主要來自美元、日圓、歐元等主流貨幣的交易活躍,以及利率衍生產品的繁榮。
10月1日,一則重磅消息炸翻了幣圈與科技圈:新加坡元穩定幣XSGD正式登陸美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這意味著全球用戶能直接使用新加坡元參與加密貨幣市場,而不再需要繞道美元。
更關鍵的是,XSGD 並非所謂「空氣幣」,它由新加坡公司 StraitsX 發行,100% 以新加坡元現金存放於 DBS、渣打等大銀行,並受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監管。這使其合規性與透明度獲得國際平台的高度認可。
不僅如此,XSGD 還落地了本地消費場景。OKX 與 Grab 聯手推出新加坡首個穩定幣掃碼支付:用戶可以持有 USDC、USDT 等美元穩定幣,透過 OKX Pay 自動兌換成 XSGD,商家則直接收到新加坡元。
這意味著加密貨幣支付不再局限於線上交易,而是真正走入咖啡館、便利店與計程車等日常場景。這一舉措不僅減少了匯率風險,更在傳統金融與加密世界之間建立了一座安全、可持續的橋樑。
今年美國率先通過《穩定幣法案》,讓美國成為全球加密之都,要求發行方必須以真實資產作背書,並公開儲備金帳目。新加坡也在六月推出新規,雖看似更嚴格,要求即使面向海外的加密公司也需申請牌照,但實際上這是一場「洗牌」。通過嚴明規則篩掉不合規的灰色玩家,真正留下來的企業將更有機會走向全球舞台。
XSGD 就是最典型的樣本。它同時滿足嚴格監管、國際平台認可與本地支付落地三大條件,成為新加坡「數位金融中心」戰略的標誌性案例。
Coinbase 與 OKX 的態度也顯示,清晰的監管框架不是阻力,而是推動創新的基礎。
相比之下,香港雖然在政策上積極追趕,但其監管框架尚處於建立初期,更偏向於「試驗田」性質,市場參與者仍在觀望。新加坡則結合了強大的傳統金融基礎、MAS 的全球信譽,以及對支付場景的迅速落地,率先形成了「國際認可 + 本地應用」的完整循環。
我九月的文章中提到了,目前全球 USDT 的核心用戶群體中,有相當比例來自華人社區。有一半的 USDT 持有者與華人群體存在關聯。這意味著,新加坡憑藉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與區位優勢,如果能夠成功吸納這部分資金流,將迅速放大穩定幣市場的體量與活躍度。
新加坡之所以在穩定幣政策上勝香港,關鍵在於三點:
其一,傳統金融市場的深度與全球外匯中心地位,為數位資產提供了天然的信任基礎;
其二,MAS 制定的監管既嚴格又清晰,讓國際平台敢於推廣本地穩定幣;
其三,XSGD 快速進入支付場景,讓加密貨幣真正服務於民眾日常生活。這些優勢,使得新加坡不僅在金融創新上跑在前面,更成功奠定了其在亞洲乃至全球穩定幣格局中的領先位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助眠救星】加拿大銷售No.1 | 維柏健[快睡寶]限時2件75折。即上 healthsmart.com.hk (優惠期至23/10/2025)►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