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1/07/2025

新香冰廳餅店超越半世紀,第三代東主繼續傳遞人情味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香港老舖記錄冊

    香港老舖記錄冊

    「香港老舖記錄冊」旨在引導大眾欣賞香港傳統店舖的價值;培養大眾支持香港傳統店舖的習慣;為有需要的傳統店舖尋覓有潛質的繼承人。團隊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懷著共同目標,善用自身技能,傳揚老店故事,推動文化承傳。項目始於2018年,成員遊走香港老店,細聽店舖故事,透過社交平台發佈文章與照片。2022年推出第一本著作《香港老舖記錄冊》,期望讓不同的受眾了解香港珍貴的傳統店舖。

     

    Facebook香港老舖記錄冊Hong Kong Historical Shops

    Instagramhongkonghistoricalshops

     

    尋‧情‧味

    隔周五刊出

  新人事不一定有新作風,逾半世紀前創立的新香冰廳餅店,現交由第三代老闆、80後的Mandy打理,但由伙記、茶水、麵包種類到餐牌,新香的運作仍是原汁原味,一磚一瓦變化不大,從旁見證市區更新重建,繼續成為茶客聯誼場所。

 

 

  新香冰廳餅店鄰近石籬邨和安蔭邨,1960年代在石籬街市擺賣麵包,後來於1972年搬到石蔭路現址,由第一代東主詹氏打理至2014年退休,交至第二代東主鍾氏接手,豈料數年後鍾氏移民賣盤,於2019年交到現任東主手上。據老伙記蓮姐所述,冰廳地下的啞光地磚、牆身的七色紙皮石,以及枱櫈都由開業沿用至今,只有在2007年換過假天花 。

 

 

  由開業至今,新香的人手數量大致不變,三個樓面、兩個水吧、一個火位、一個賣包,只有長工兼職之別。第一代「開七收七」,現在則「開六收六」,同樣不設晚市。然而少一輪食客不等於較少準備工夫,炒茶沏茶烘焙麵包調教湯底等,一概需在開店前準備妥當,工時至少長達12小時,這種辛勞只有行內人能夠領悟。

 

 

  新香既是冰廳,也是餅店。舖頭門外有兩座大型麵包櫃,陳列逾30款新鮮麵包,以及各款中西榚點,當中更有自制白麵包,而訪問當天更有「即日限定」的忌廉筒、檸檬酥、牛油蛋糕等期間限定榚點,部分是餅房師傅興之所致而製,最後那款則是他為家人所製而多造。偶有的驚喜卻是小店的滋味。

 

 

  新香人手有限,仍延續第一代的傳統,按時推售自家製應節食品,以前有賣的都盡量保留,所以店舖易手後亦不易察覺。現任東主有逐步增加新產品,冰廳四周貼上橙紅色大紙,大字寫上「撈麵套餐」、「新香下午茶餐」和「新香單點食品」,但主軸還是尊重街坊吃了二、三十年的老習慣。

 

 

  三任老闆各有不同,唯獨人情味是多年不變。第一代老闆不做晚市,但通常會全家落餐廳與員工一起晚飯,形同大家庭一樣,偶然還會將餐枱變成麻將桌,順手「打幾圈」、小斟一杯才回家,夾雜情義與鄰里之情,有員工願意奉獻廿多年時光,做到退休。對老伙記來說,最高興還是已經移居的街坊,千里迢迢回到新香,吃一口舊日的回憶,說句「蓮姐、輝哥還在!」,就是教人溫暖的記掛。

 

  新舊交替難以避免,保育是承先啟後的過程,去延續建築的歷史意義。然而「意義」是屬於誰的意義?是餐廳給予老伙記和老闆的意義,還是餐廳對茶客和社區的意義?食物水準對餐廳營運固然重要,但能夠聚集人氣,就要親切的環境。食客有時不是肚餓想起新香,只想找個地方驅除寂寥,才順道飲啖茶食個包。

 

創於:1972年

經營:冰廳餅店

地址:葵涌石蔭路58號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