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31/10/2025

位元堂百年傳承與革新|堅持傳統工藝、商業效益並行,品牌未來策略關鍵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香港老舖記錄冊

    香港老舖記錄冊

    「香港老舖記錄冊」旨在引導大眾欣賞香港傳統店舖的價值;培養大眾支持香港傳統店舖的習慣;為有需要的傳統店舖尋覓有潛質的繼承人。團隊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懷著共同目標,善用自身技能,傳揚老店故事,推動文化承傳。項目始於2018年,成員遊走香港老店,細聽店舖故事,透過社交平台發佈文章與照片。2022年推出第一本著作《香港老舖記錄冊》,期望讓不同的受眾了解香港珍貴的傳統店舖。

     

    Facebook香港老舖記錄冊Hong Kong Historical Shops

    Instagramhongkonghistoricalshops

     

    尋‧情‧味

    隔周五刊出

  「位元堂,養陰丸,好似太陽咁溫暖……」這首植根香港幾代人記憶的旋律,不僅唱出了一顆藥丸的名字,也唱出了一個百年品牌的歷史。養陰丸的故事,始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當年,由出身官宦的黎昌厚與數名同道中人,於廣州槳欄街創辦了第一家位元堂;而後經始創人之一的潘厚存醫師多番研究,創製出養陰丸。

 

  1930年,位元堂將業務擴展至香港,於旺角荔枝角道108號開設首間分店;到了1952年黎氏家族決定將總部遷往香港,荔枝角道分店隨即升格為總行。當時在港的主要門市,便是這家總行與位於油麻地上海街356號的二分行。

 

 

  品牌南遷,一同遷來的除了資本與業務,還有代代相傳的傳統製藥技藝。位元堂現時資深製藥師傅區少林憶述,學藝的第一關,便是要先學會「趟櫃桶」,即辨別藥材,並牢記它們所在的位置。

 

  「炮製」亦是必須精通的技藝。以炒丁香為例,初時可以大火加熱,當藥材受熱發出「霹靂啪嘞」的聲響時,就必須立即轉為文火翻兜。還有一個重要的判斷依據,便是煙的顏色:黃煙起,代表水份、藥油揮發正當,需要準備收火。從起鍋到火候,全憑經驗判斷。

 

  經過炮製等前期工序,藥材便能進入化為丹丸的階段。其中一種方法名為「泛製法」,其起點在於一顆被稱為「種子」的微小丸模,透過反覆潤濕、撒粉、滾動的步驟,讓丸模附著藥粉,接著如滾雪球般,將藥丸由細到大滾至標準大小。

 

 

  位元堂於2000年迎來了轉捩點。該年,宏安集團正式收購位元堂。兩年後,「位元堂藥業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在此之前,位元堂在港僅設數間門市,其餘銷售依賴經銷商。上市後,門市數目迅速擴展至85間。

 

  在企業化的過程中,位元堂採取了傳承與革新並行的策略。在傳承方面,品牌保留了部分傳統做法。例如,位元堂至今仍沿用木製百子櫃作藥材儲存;在產品配方及藥材選購上,也基本維持傳統,遵循中藥「藥出地道」原則。

 

 

  在革新方面,品牌持續拓展與更新產品線,從最初約18種產品,發展為涵蓋中成藥、日常調理與保健食品等系列;在保留經典鐵罐設計的同時,養陰丸的內包裝已由傳統人手製作的蠟殼,改為符合現代衛生標準的鋁箔紙包裝。

 

  為配合不斷擴大的產品線與銷售量,公司由早期「下舖上工場」的營運方式,逐步將生產線遷往塘尾道、油塘、九龍灣等工業大廈。至2016年,宏安集團投資近六億港元,在元朗設立一座依照PIC/S國際標準設計的現代化廠房。

 

 

  在整個生產線現代化的進程中,許多傳統工序已逐步轉為機械化操作。然而,機器並非萬能。它能替代大量重複性的「苦工」,但卻無法複製需要經驗和感官來判斷的「功夫」,讓位元堂面臨越發嚴峻的人手斷層問題。

 

  目前整個製藥部門也只有十餘人,最年輕的都已四十多歲。為應對人才斷層,位元堂亦嘗試推出師徒計劃,但吸引及挽留年輕學徒的成效仍然有限。

 

  位元堂的百年發展,可謂香港傳統行業在傳承與革新之間探索出路的寫照。在日益高昂的成本壓力與現代經營的需求下,如何在堅持傳統工藝與商業效益間取得平衡,是決定此百年品牌未來走向的關鍵。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習特會」在南韓順利舉行,你認為中美關係是否將會逐漸回暖?► 立即讚好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