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8/04/2025

遊首爾兼談香港物價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李慕飛

    李慕飛

    李慕飛,資深政策研究及傳媒工作者,曾近距離觀察政府施政,用心研究政策得與失。

    但凡香港事,無論是與非,事事關心。

    港是港非

    本欄每周一更新

  筆者剛到首爾旅遊,作為一個大都會,據稱當地工資水平不比香港低,原本以為物價與香港不相伯仲,但以主觀的消費感覺而言,物價可能比香港低約兩成:筆者用了900多元買了一雙新款波鞋,香港售價達1300元;在旅遊區盡情吃喝韓式燒肉,人均只需200元;另外筆者只用了16元,就買到一盒治感冒的西藥。所以,筆者家人及同行朋友都樂於在首爾購物消費。有此現象,一方面是因為香港物價太高,比較下就凸顯其他城市的便宜;同時,港元與美元掛勾,在強美元下,港人到亞洲其他城市消費都相當著數。

 

在強美元下,港人到亞洲其他城市如首爾(圖)消費,會相當著數。(Shutterstock)

 

  復活節假期本港共有247萬人離港,市民外遊歡度佳節,大部分人到內地享受價廉物美的美食,但本地食店就叫苦連天,食客數字出現斷崖式下跌,比平日周末減少三至五成。然而,最令人驚訝的是,在剛過去的周末,假期已結束,筆者傍晚到一個大型商場吃飯,發現無論快餐店、茶餐廳或其他食肆,入座率多數少於一半,筆者過去從未見過如此情景,故令筆者堅信,本港是時候作出根本性改革!筆者已經多年未有到韓國旅遊,今次的體會頗為深刻,加上看到香港食肆的情況,亦令筆者擔心香港的物價問題。

 

在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大量港人北上享受價廉物美的美食。(AP)

 

  未來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將會更加融合,以香港的物價水平,難以吸引市民假日留港消費,長遠亦不利吸引遊客來港。筆者有朋友經常到亞洲各大城市公幹,他表示,新加坡是亞洲物價最高的地方,無論搭的士,或到便利店買一樽水,價格之高令人感到震撼,香港物價大概是亞洲第二高的城市,亞洲其他城市人民來港,同樣會被香港的物價嚇怕。新加坡物價高,但同時工資高、住宿平,香港人所受的壓力一點都不比新加坡低。比較之下,內地價廉物美,北上消費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有人認為,若然國際關稅恒常化,香港以零關稅的優勢,將有重建購物天堂的機會,惟筆者認為言之尚早,同時相信最終會有解決貿易戰的方法。

 

K-POP熱潮吸引不少外國人來訪韓國,令當地青年人有更大誘因學習外語。(Shutterstock)

 

  另一點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首爾人的外語水平大幅提升。過去韓國與日本一樣,一般人大多不懂外語,外國人難以與當地人溝通,往往成為韓國發展旅遊業的障礙,但今次所見,首爾商店,甚至便利店的店員,都能夠用英語與外國客人溝通。據說韓流K-POP文化迅速在國際傳播開去,令到韓國更加國際化,自然需要更多通曉外語的青年人,亦造就更有利學習外語的環境。另外,旅遊區差不多所有餐廳及大型商店都有操流利普通話的服務員,甚至多於一位,大部分是「阿珠媽」或年輕女士,當中不排除有部分是中國人,但亦應有不少都是韓國人。隨著國家近年經濟不斷發展,韓國青年人都希望學習中文,以增加個人競爭力。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特朗普宣布向全部海外製作電影徵收100%關稅,指可重振美國電影業,你認為措施能否起到幫助?►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