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30/07/2025

陰溝裏的泰柬衝突,想翻誰的大船?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范強

    范強

    范強,資深新聞工作者。90年代任駐英國記者,專職採訪香港政權交接新聞。回港後長年從事國際、兩岸新聞的報道和時事分析。

    政經范局

  泰柬衝突持續近一周,經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調停,中、美兩個大國從旁協助,在周二(29日)凌晨零時實現了停火。雖然零星衝突仍有發生,這場陰溝裏的風波,看似翻不了大船。但是,事態的某些不尋常之處,仍然是可圈可點,值得警惕的。

 

  其中最為不尋常之處,就是柬埔寨資政洪森及其子洪瑪奈的「逆流」表現。無論是柬埔寨最重要的戰略夥伴國家中國,還是其所屬的東盟絕大多數成員國,當前正值全力以赴維持地區政治、經濟穩定,應對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戰之時,洪森父子非但沒有考量地區整體利益需要,反而蓄意推高了邊境糾紛的情勢。

 

泰柬爆發邊境衝突,兩國民眾流離失所。(美聯社) 

 

洪森父子的反常行為

 

  在邊境糾紛之初,泰國總理、他信女兒佩通坦曾致電洪森,以「叔叔」相稱,試圖借兩家世交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洪森卻製造了一宗「電話門」事件,把佩通坦對泰國軍方不滿的電話內容公諸於世。泰國軍隊背後是泰王,及保王派的黃衫軍政治陣營。以洪森的老練,怎會不知道此事對佩通坦首相地位,將造成滅頂打擊?

 

  另一個不尋常之處,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高調介入,及洪森之子、現任柬埔寨總理洪瑪奈的相向而行。在泰柬爆發衝突後,北京立即展開了外交促和,但洪瑪奈卻一再強調主權問題不接受第三國介入調停,看似連中國也「無面畀」。但當特朗普開腔要參與調停後,洪瑪奈卻瞬間改變了口風。

 

  特朗普給洪瑪奈打了一通電話,後者立即正面回應了美方停火要求,同意前往吉隆坡與泰國代總理普坦談判。注意洪瑪奈的措詞,他說:「將會率團到吉隆坡,參加由馬來西亞主辦、美國協辦、中國參與的特別會議。」

 

  雖然這些年來,柬埔寨被視為中國在東南亞最為穩固的戰略伙伴,但如今洪森刺激地區局勢升級,其子參加由東盟「主辦」、美國「協辦」、中國「參與」的停火會談。從這番措詞來看,洪瑪奈顯然把中國說話的份量,排在了美國後面⋯⋯

 

 洪森父子主動升級邊境糾紛(美聯社)

 

關稅戰的多米諾效應

 

  洪森父子的「逆流」表現說到這,不由得帶出了兩大問題:一是洪森出賣他信家族目的何在?二是內地網民近來常討論的,曾在西點軍校學習的洪瑪奈,現在要「投美」了嗎?這兩個問題歸根結柢,此次事件由邊境糾紛升級至衝突,「泰柬」和「中美」兩重關係發生了何種交互作用?

 

  單從泰柬關係來看,此次邊境衝突暫告段落,似是陰溝裏的風波,但卻折射出整個東南亞當前陷入的困局——在美國推動對華脫勾斷鏈、全球化進程遭到窒息的大環境下,區內各國都需要保經濟、穩政權,情急之下甚至不惜挑起邊境糾紛,刺激民族情緒,把國內矛盾輸出到國外。

  因此,美國推動關稅戰的多米諾效應,才是泰柬邊境糾紛升級至軍事衝突的根本原因。簡單來說,泰國佩通坦政府為了提振疲弱的旅遊業,決定改善治安環境,嚴厲打擊周邊電詐等有組織罪行,結果動了境外利益集團的「奶酪」,恐怕只有這個原因,才能從根本上解釋圍繞著泰柬邊境的不尋常事件。

 

柬埔寨在邊境調動火箭炮(美聯社) 

 

小國的不對稱博弈

 

  雖然在衝突爆發後,泰國在軍事上展示出壓倒性的海陸空優勢,柬埔寨似是處處捱打,但實際上,洪森父子發動的是一場經過周密考量的不對稱博弈,並達成了一定程度的效果——「電話門」事件迫使佩通坦卸下總理職務。一旦泰國陷入政治動盪,泰柬之間的利益集團就有機會洗牌,並進行新的利益交換。

 

  令洪森父子失算的是,過去多次發動兵變的泰國軍方,此次並沒有第一時間將矛頭指向他信家族,反而在泰柬邊境實施了重拳出擊,打得柬軍毫無招架之力。但是,洪森父子顯然對最壞的情況也有預案:一方面,如果戰爭持續,將令泰國本已脆弱的經濟百上加斤,恐加劇社會動盪,進一步動搖他信家族的根基;而另一方面,就要看中美博弈的上場了。

 

  正是在這一問題上,從泰柬兩國角度來說,無論是「親中」還是「投美」,無非也就是找尋一個下台階,把戰損控制在可承受區間,避免自身政權崩潰。從中美兩國角度來說,既然都是來促和,誰協辦,誰參與,似乎並非甚麼大不了的事。甚至從表面上看,特朗普給兩國打一通電話,威脅停止貿易談判,就把軍事衝突「擺平」了,北京反而插不上手。

 

「電話門」事件迫使佩通坦卸下總理職務(美聯社) 

 

特朗普展示對東南亞掌控力

 

  但事實上,中、美雙方都是根據各自立場,採取適當的步驟:特朗普的高調現身,是為了展示美國在遏止中國的大棋局中,重拾對東南亞局勢的掌控力。當泰柬雙方停火後,特朗普乾脆把主持會談的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拋到一邊,聲稱是他平息了一場東南亞地區爭端,避免了數以千計人被殺。

 

  正如前文所述,特朗普在搖身一變為「和平之鴿」時,並沒有提到他對泰柬兩國都單方面開出了高達36%的關稅,且加緊迫使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經濟脫勾,而這成為區內政治、經濟及社會動盪的主要推力。在關稅陰影下,泰柬兩國領導人也不得不看他的臉色行事。

 

  可見,特朗普只是來「搶風頭,湊熱鬧」,不僅削弱了東盟對區域問題的主導作用,且未必會在關稅問題上給泰柬解套,尚看不到他能對區域事務發揮長遠的建設性作用。相反,中國一向視美國為「域外國家」,並不樂見其插手周邊事務,特朗普把手伸到泰柬邊境糾紛問題上,北京必會緊密關注此舉對地區形勢的各種影響。

 

中國避免在金邊與曼谷間陷入兩難

 

  與特朗普的「搶鏡出風頭」相比,中國在泰柬衝突中的取態則要複雜和困難得多。一方面,泰國近期是為了挽回中國遊客信心,按中方要求下決心打擊電詐集團;另一方面,柬埔寨仍舊是中國的重要戰略伙伴,這就使得北京在有關問題上,避免在曼谷和金邊之間陷入兩難。因此,北京在此次衝突中選擇了「參與」調停,其實也是和事態保持適度距離。

 

  中國不像美國般搞「門羅主義」,並不視東南亞為其勢力範圍,一向主張東盟內部事務由東盟成員國主導解決,北京只會從旁協助及配合。如果北京改變這一既定政策,積極主動介入泰柬衝突,則必會觸動東盟其他國家的神經。

 

  最後,從中美在泰柬衝突中可扮演的促和角色來看,中國近年在區內積極拓展一帶一路建設,其切身利益也受到周邊局勢變化的影響,然而一旦有不測事件發生,反而處處受到制肘。相反,泰柬衝突看似與美國利益無直接關聯,但卻處處有美國插手的影子。美中在泰柬,甚至整個東南亞行事的差異,於是成了「破壞容易建設難」的活教科書。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照顧者壓力大 情緒出現問題應找心理醫生!嘉賓:「雖然很貴,但是值得的,他救了我一命!」►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