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3/04/2025

從教宗之死到失落的聖城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張翠容

    張翠容

    張翠容,資深新聞工作者,亦是著名的女戰地記者,專注國際新聞採訪及評論;曾服務於中西媒體,隻身跑遍中東地區、歐亞及拉丁美洲等地。著作計有《行過烽火大地》、《中東現場》、《拉丁美洲真相之路》、《地中海的春天》和《歐亞現場》等 ;分別獲人權新聞獎及多個好書獎。

    容我世說

    每周更新

  剛過去的復活節充滿傷感。聖周六原本是復活節的準備日,許多教會舉行守夜禮,紀念耶穌在前一天被釘十字架後,他們在第二天等待救世主復活的到來,到了復活星期日,即耶穌復活的正日,信徒會參加特別的崇拜和慶祝活動。可是,就在聖周六,耶穌復活的所在地耶路撒冷舊城聖墓教堂區域,以色列警方向前來崇拜的基督徒進行暴力驅趕,並把聖城軍事化,巴人基督徒首當其衝,上演了大規模衝突事件,最後以悲憤代替歡欣;更想不到的是,教宗方濟各在復活節星期一突然離開人世,進一步令今個復活節蒙上一片愁雲。

 

  教宗一直深受巴勒斯坦人愛戴,無論是基督徒或是伊斯蘭教徒。就在他上任後的第二年,即2014年,他前往聖地訪問,當隨行車隊從耶路撒冷進入伯利恒之際,他示意停車,這完全不在計劃好的行程上,他下車後走去分隔以巴兩地的隔離牆前,右手放在牆壁上,前額微挨在牆身祈禱了數分鐘,湊巧教宗所俯身之處旁邊有以紅色漆油寫上的「解放巴勒斯坦」(Free Palestine),象徵意義甚濃。

 

 教宗方濟各2014年在伯利恒的以巴隔離牆前祈禱,旁邊有以紅漆寫上的「解放巴勒斯坦」字樣。(AP)

 

  教宗這一舉動當然引起以色列方面很大的爭議,但居於伯利恒的艾薩克牧師(Rev. Munther Issac)卻說:「那一刻⋯⋯深深觸動了我們所有人,而多年以來這情境繼續在我們心中迴響著。」巴人仰望這位世界級宗教精神領袖給予他們更多的安慰,並感謝他為公義與和平發聲的這份道德勇氣,但以色列則懷疑教宗這一姿態是否一種政治立場的呈現。

 

  不過,教宗是宗教人物多於政治人物,我們是否更應該從宗教角度去詮釋他對巴人處境的態度?其實這只是方濟各站在神學和牧靈關懷上的一種延伸,耶穌不也是最關心受邊緣化的弱勢群體和遭不公平對待的受害者嗎?當耶穌在破舊的馬槽裏出生,已彰顯祂和受苦受難者同行的謙遜與慈悲。

 

  不要忘記,教宗出身於耶穌會,他的名字又叫方濟各。事實上,耶穌會和方濟各會有個共同點,就是著重靈修培育,有所謂神修操練並內省,緊跟著耶穌的步伐,保持對社會正義的熱情,並和困頓的窮人同行,一如與「受苦的基督」同行。如是者,教宗為巴人和加沙發聲,便很容易理解了。他批評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每天看到有不少孩子遭到轟炸,他曾悲哀地表示,這是殘酷的,這不是戰爭,而是屠殺,這實在觸碰了他的心靈。

 

 教宗方濟各在阿根廷出生,經歷過殖民主義遺害和軍事獨裁。(AP)

 

  教宗來自阿根廷,他在其祖國經歷過殖民主義遺害和軍事獨裁,面對社會種族階級極端不平等和貧富不公,還有拉美地區主流教會站在殖民軍事強權之上打壓貧農,他早看不過眼,「解放神學」思想逐漸進入他的腦袋裏,他和解放神學表表者薩爾瓦多主教羅梅洛(Oscar Romero)有過接觸,後來羅梅洛被軍人政府暗殺殉道。

 

  這事對方濟各是很大的震撼,而羅梅洛對他亦有不少影響,這可從他往後的思想行為看到端倪,而他一上任為教宗後,便為羅梅洛封聖。原來耶穌會在拉美頗為活躍,有好些會士積極扶助貧農互助組織,他們是解放神學的信仰者,而方濟各就是在這個社會氛圍中成長,加入耶穌會是如此順理成章的事。

 

  教宗方濟各甫上任便為羅梅洛(圖)封聖,顯示他對羅梅洛的尊崇。(AP)

 

  因此,當教宗看見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行殖民主義之實,那些猶太殖民區居民成為殖民者的打手,無日無之地摧毁巴人村莊,這包括巴人基督徒的村莊,加沙巴人基督徒和他們的穆斯林同胞共同面對屠殺的殘酷境況,他呼籲調查以色列在加沙的行為是否構成種族滅絕。艾薩克牧師認為這對他們來說極其重要,因為教宗要求問責,表明他不僅僅在於同情和追求和平,他還追求正義,這正是許多宗教領袖所不敢說的,而他在這方面實在樹立了一個典範。

 

  在教宗死前的一天,即復活節星期天,他仍不忘為加沙吶喊,呼籲停火,他的離世令巴人大感失落。從耶路撒冷到加沙,都曾是基督教的聖城,隨著以色列建國及在巴勒斯坦土地上推進其殖民擴張,巴人基督徒數目不斷下滑,在西岸現只有5萬至10萬之間,加沙更降至佔該地人口的3%。但以色列對巴人基督徒也絕不手軟,今個復活節以安全及控制人流為藉口,更對他們加強打壓,他們如要進入聖墓教堂參與崇拜,必須預先獲得軍方許可證,而軍方只批准6000個證件,多名神職人員也被拒於門外,最後演變成衝突。

 

以色列警方限制巴人基督徒進入聖墓教堂(圖),最終引發大規模衝突。(AP)

 

  這就是被佔領下的聖城,早失落於殘酷的殖民主義之中。隨著教宗方濟各息勞歸主,相信如他這位宗教領袖,願意為聖城吶喊並尋求公義的這一把真摯聲音,將愈來愈微弱。或許我們不應悲觀,且看下位教宗是誰吧。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香港好去處推出小紅書版!立即追蹤@通仔GoGoGo 以獲取最新情報!► 即睇詳情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精選影片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